正在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上,與會專家建議,破解城市發展遇到的難題,還需通過建設生態城市,統籌城市發展資源,促進城市高效運轉,以此帶給市民全新的人居體驗。
此次展會來自世界各地的240家知名企業進駐,展示綠色建筑、水資源利用預處理、生態環保技術、節能技術及材料等數十個方面的全球前沿產品,大部分關系到城市百姓衣食住行。
在科學治污展區,幾只大紅金魚在經過處理設備后的清澈水缸中嬉戲的場景吸引眾多參觀者。天津邦盛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工程師趙崗告訴記者,這種污水處理設備是生物技術與膜技術的結合,利用膜分離的選擇透過性和生物處理,實現了生活污水的凈化作用。“通過污水處理設備,工業廢水、家庭污水、雨水都將變廢為寶,重新返回到居民中水管道、社區綠植澆灌甚至是養殖魚塘里。”趙崗表示,目前這種設備已經用在住宅區內的中水供應,一升生活污水的再利用可以達到60%以上。
“生博會上展出的新理念、技術、產品和設備,將助推生態城市建設。”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表示,生態智能城市正在從一個美好的愿景逐漸變成現實,其中最強大的驅動力就是ICT新技術的創新,推進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他認為,生態智慧城市建設并不是單純的硬件提升,而是“以人為本”解決一座城市出現的各種具體問題,才是實現生態智能城市的根本。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教授陸化普則認為,建設生態城市必須實現綠色交通,首先要實現公交優先,才能減少擁堵,減少尾氣排放量。未來,智能調度、管理,精細化的信息公布或將成為綠色智能交通一體化的必然趨勢。
還有專家認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應積極借鑒國外城鎮化建設先進理念,改變傳統城市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建設生態城市和智慧產業新城,是破解“城市病”“鬼城”等城市畸變發展頑疾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