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讓節能建筑“綠”染城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13  

        當今時代,城鎮建設飛速發展。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為建筑業的能源需求帶來了巨大的增長值。而在各種能源消耗當中,建筑耗能是全社會耗能的大戶,已成為與交通、工業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一座節能建筑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既可實現節約能源,又可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因此,讓城鎮建設穿上節能的“服裝”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我國,建筑節能占據節能領域的“半壁江山”。有資料和數據表明,全國建筑耗能一般占社會總耗能的30%左右,再加上建筑材料生產過程的消耗,在社會總耗能中占比高達47%-49%。多年來的實踐和經驗證明,建筑節能不僅關系到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到國家能源戰略和資源節約戰略的實施。城鎮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建筑業。反過來講,如果我們對建筑耗能不加以控制,將會帶來國家能源的極大消耗,久而久之甚至會帶來災難后果。所以說,建筑節能十分重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從逐步推廣到大力運用節能建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建設戰線上的人們普遍認為:建筑節能潛力最大、最為直接有效,它大大緩解了能源緊張和社會經濟發展與能源供應不足矛盾的最大問題。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又給建筑節能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實踐再次證明,只有城鎮化與建筑節能化相伴,才能塑造出新型城鎮化的能源資源消耗大格局。要建設新型城鎮化,建筑節能必須要首當其沖,這也預示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人居的愿景將一步步變為現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建筑節能是城鎮化進程中給整體節能提供的一個最好的機會,一定要牢牢把握。

        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0%。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一個新型城鎮化的輪廓已經耀眼在前。而新型城鎮化建設只有走“集約、節能、綠色、低碳”的道路,才能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更需要進一步推動建筑的低碳化、節能化。只有大力推廣和發展綠色人居、節能建筑,才能建設宜居低碳的和諧新型城鎮,才能建成和實現美麗漂亮的城鎮新夢想。

        有專家稱,建筑節能改造是一座巨大的“金礦”,未來建筑節能潛力巨大,市場非常廣闊。“建筑節能‘十二五’規劃”也提出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執行不低于65%的建筑節能標準,城鎮新建建筑95%達到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從今年起,我國建筑節能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確實起到監督執行的作用,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完善建筑節能標準和機制,增加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綜合應用,為建筑節能的發展鑄造豐碑。

        近年來,隨著綠色建筑產業呈可持續發展態勢,作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建筑市場,綠色建筑正成為一種全球現象。在中國,環保和節能已成主流趨勢,并且已貫徹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綠色建筑具有無可替代的潛力,國家對新型城鎮化格局下的綠色建筑政策正在迅速得到落實。今后,新型城鎮化建設將需要大量的綠色建筑。因此,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工作任重道遠。

        做好建筑節能工作將是一件惠及子孫后代的大事。從現在做起,從建筑節能做起,讓節能建筑“綠”染每一個城鎮,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只有這樣,我們的城鎮才能真正成為綠色、低碳、環保、健康和幸福的城鎮,人們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景才能變為現實。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