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4月份,氣溫回暖、冰雪消融,紅嘴鷗從南方的昆明等地越冬后,陸續北遷。黃河流經寧夏平原形成的銀川濕地,便是紅嘴鷗數千公里遷徙路上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銀川濕地位于寧夏平原,全市濕地總面積5.31萬公頃,有自然湖泊、沼澤濕地近200個,其中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湖泊、沼澤20多個。銀川濕地是中國西部以及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重要的遷徙路線和棲息繁殖地,野生鳥類約有240種。
近年來,銀川市通過開展濕地保護、建設與恢復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合理、完整的濕地保護體系,從而使得銀川市濕地面積增加,濕地生態得到恢復,濕地自然景觀得以重現,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宜居環境質量都有了明顯提高。
據監測,銀川市區及周邊的大小幾十片濕地、湖泊,都會迎來數量不等的紅嘴鷗。今年,在昆明越冬的安裝了GPS追蹤器的34只紅嘴鷗,有3只便飛到了銀川城區東部的燕鴿湖。
從素不相識、好奇圍觀,到市民紛紛來到湖邊觀鳥、賞鳥、愛鳥、護鳥……在燕鴿湖,紅嘴鷗一會兒展翅沖上云天,一會兒緩緩落到居民手里啄食,和諧歡快的場景已成為一道溫馨的風景。“這些紅嘴鷗不怎么怕人,把面包掰碎放到手上舉起,他們會飛落啄食,很有意思。”燕鴿湖社區居民朱曉萌說。
“從2010年開始的幾只到后來的幾十只,今年春天,燕鴿湖紅嘴鷗的數量最多時已達近千只。”銀川市濕地辦副主任王筱平說,“銀川濕地多,為紅嘴鷗遷徙停留、覓食提供了適宜場所。而且,銀川當地的保護意識非常強,對候鳥的關注高,保護鳥類的氛圍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