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生態濟南,綠滿泉城”生態城市建設五年行動和中國綠化基金會濟南專項基金這一平臺,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步伐必將大大加快。今天了解到,根據五年行動計劃,到2015年全市將新增城市綠地1140萬平方米。
十大重點工程進展迅速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十大重點工程為:城鎮綠化提升工程、南部山區營造林工程、北部平原風沙治理工程、水系生態綠化工程、濕地恢復與保護工程、破損山體治理工程、綠色通道工程、森林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現代林業示范園區建設工程和林業產業化推進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新增造林面積65.1萬畝,新增城市綠地1360.9萬平方米,完成30座破損山體治理,建設綠色通道1361.6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2.3%,城區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7.5%和10.3平方米。
五年行動要突破“六重點”
通過生態城市建設五年行動,全市將進一步加快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建設步伐,使南部山區實現綠色發展,北部平原地區構筑綠色屏障,城區綠化美化多姿多彩,建設山、泉、湖、河、城與森林相融合的森林城市。
記者了解到,林業部門未來將在六方面進行重點突破:綠地建設、山區造林、道路綠化、河道景觀、退耕還林與資源管理。市區著力推進生態隔離帶建設,繼續開展城市綠蔭行動,進一步加快區級公園建設步伐,高標準實施城區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建設生態良好、景觀優美、設施完備、宜業宜居的城市新空間。到2015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140萬平方米。
生態修復30座破損山體
對生態城市建設而言,破損山體治理工程顯得非常重要。通過五年行動,全市范圍內對規劃的30座主要破損山體完成生態修復,共治理面積226.67公頃,恢復山體生態功能,完善景觀效果,提升城市形象。
同時,重點風沙區治理造林6666.67公頃。主要在章丘市北部平原地區、歷城區北部平原地區、天橋區、槐蔭區、濟陽縣和商河縣的重點風沙治理范圍內,采取植樹造林和農田林網建設防風固沙,形成北部平原生態屏障。五年行動末期,全市新建林網4萬公頃,完善林網1.67萬公頃,基本形成穩定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實現林茂糧豐。重點風沙區治理造林6666.67公頃,形成城區北部防御風沙屏障,有效控制風沙危害。
濕地保護率達到65%以上
林業部門將在黃河沿岸地區、低洼滯洪區、水庫、河道和湖泊周邊,建設濕地保護區和濕地公園,保護和恢復現有濕地資源,維護濕地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通過五年行動,全市形成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濕地保護率達到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