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國家發改委對外表示,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保率先突破戰略,將推動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一份研報表示,“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方案已起草完成,“十三五”環保規劃有望將更多的污染物納入國家約束性減排指標。同時,還將選擇1-2個流域開展總氮、總磷總量控制試點。約束性減排指標體系的持續擴容以及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不斷強化,將為環保行業發展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目前我國節能環保行業產值保持較快增速,比如上海市2014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778.3億元,較2010年增長近一倍,其中節能服務業總產值達到368.54億元。就全國來看,《“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環保部近日表示,“十三五”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總的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在國家強力推進污染治理以及著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大背景下,節能環保行業將迎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成為國內最具成長性的朝陽產業之一,相關上市公司將直接受益。
目前除了節能減排客觀需要之外,節能環保產業正迎來衍生增長點。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嚴格落實新修訂的《環保法》,切實加大監管力度,明確企業和各級政府的法定責任,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快推進節能環保數據的開發,鼓勵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實行“互聯網+監管”等新模式,努力構建“制度+技術”的有效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