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武漢園博會9月25日開幕 117座展園覽盡最美中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28  

        本屆園博會的主題是“生態園博,綠色生活”,旨在擴大國內外園林綠化行業交流與合作,展示園林綠化建設成果,傳播園林文化和生態環保理念,引導科技創新,促進社會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

      園博大鳥瞰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自1997年以來,已先后在大連、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濟南、重慶、北京等城市成功舉辦了9屆,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歡迎,已發展成為我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參展規模最大、最有代表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展會。

        本屆園博會選址位于百年老堤——張公堤綠道公園群核心區,園區總面積213公頃,園區內有82個國內城市(含港澳臺地區)、10個國外城市、4位國際風景園林大師、12家企業等參建的城市展園、國際園、大師園、創業園等117個展園,以及長江文明館、國際園林藝術館等主展館。

        武漢園博會特色生態園博,綠色生活

        垃圾場變景觀。

        園博園區北部原是占地700余畝的金口生活垃圾填埋場,土壤重度污染,園區建設過程中采取好氧降解技術進行無害化處理,栽植本地適宜樹種,實現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生態修復。園區南部原是污水明渠和棚戶區,曾是武漢最大的地溝油作坊聚集地。周邊大量廉租房、還建房小區入住率低、環境狀況較差。因園博園建設,周邊社區入住率增加約50%,回遷戶數達近千戶。

        園林藝術彰顯荊楚文化。

        園博園集中展現了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巴蜀園林、嶺南園林、閩南園林等不同地域的精品園林,及英國、荷蘭、印度等國家的特色園林,成為展示園林文化藝術的風物志。園區利用周邊城中村改造、地鐵開挖產生的土方堆建成荊山,通過種植湖北鄉土植物,營造“春攬荊山、秋染霜林”的景觀氛圍;采取中國園林的手法打造楚水,呈現湖溪相連的江漢平原水系特征。

        園博園成“海綿城市”試點先鋒。

        園內利用荊山楚水、一湖四溪、雨水花園等景觀,構建園博園水循環系統,實現水體的綜合利用。目前,全園可蓄水10萬噸,劣五類水體經過水循環系統處理后可將水質提升至三類。

        本屆園博會將于2016年5月閉幕,展會期間將舉辦“公園·城市·生態”高層論壇、“風景園林與美好生活”專業研討、展園文化活動、參展城市活動周等多項活動。閉幕后園博園將作為城市公園永久保留,成為廣大市民群眾日常休閑、游憩、健身的活動場所。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