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建筑垃圾資源化PPP模式應避免“一哄而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22  

        日前,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建筑垃圾資源化PPP模式已經開始在長江上下游沿線城市、京津唐核心城市,以及西南交通要塞等地區開始運行。

        PPP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管理與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

        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產生量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大量的建筑垃圾郊外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導致垃圾中蘊含的許多有價值組分被浪費掉,而且嚴重影響了城市生態環境。

        但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化進程中,由于其專業性強、垃圾處理規模數量有限、技術要求高,加大了建筑垃圾運營管理難度,造成運營成本昂貴,久而久之投資者不堪重負只好停止運行。此外,由于建筑垃圾處理的公益性高于利益性,很少有民營資本愿意進入。上述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緩慢。

        “可以說,PPP模式的出現,對加速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是及時且有效的。”

        在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王以楓看來,PPP模式的引入,讓民營資本進入到建筑垃圾處理項目中,是解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但同時他也指出,在建筑垃圾資源化PPP項目落地之初,要確保項目質量跟得上,避免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影響了項目的后期可持續性。

        建筑垃圾資源化PPP具備可行性

        其實,PPP模式在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的應用中,在技術和政策方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

        建筑垃圾資源化過程是建筑物的廢棄物為原料,采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將垃圾轉化為可以重新利用的再生資源。

        從建筑垃圾資源化流程來看,技術必須貫穿于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各個環節,包括垃圾的收集、分選和回收,有害物質的甄別、防護和處置,以及處理設備的操作、更新和維護等。

        根據目前國內實踐,建筑垃圾再生處理已具備成熟的技術依據,可以采用先進的工藝設備和處理技術,成功地實現建筑垃圾由廢棄物到資源品的轉變。

        比如,北京元泰達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筑垃圾一體化工廠,已經擁有建筑廢棄物精確分離分選技術、建筑廢棄物活性微粉替代水泥技術、建筑廢棄物輕質物能源轉換和利用技術、建筑廢棄物骨料再生技術、建筑廢棄物終端產品系列應用技術等五項核心技術。

        并且,北京元泰達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工廠,依托精細處置和智能控制、多品種利用功能、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化工廠模塊技術,將建筑垃圾的環保處置和生態利用兩個關鍵環節高度融合,已經可以形成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完整產業鏈。在處理方式、設備選用以及工藝流程方面都有技術上的依據,因此建筑垃圾100%再生處理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盡管PPP在我國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地方需要不斷地完善,但政府已經意識到PPP對我國基礎設施行業的重要意義,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紛紛出臺,為基礎設施事業PPP創造了條件,所以PPP模式在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的應用在政策方面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

        2001年12月,國家計委發出的《關于印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2年3月,國家計委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

        2002年12月,建設部出臺的《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以及2004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寫入憲法,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立了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基本方針。

        2010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上述相關法律、政策的出臺,都為PPP模式引入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提供了政策依據。

        “PPP模式便是能夠充分利用民間資本,解決建筑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等所需的大量資金需求,同時,通過利用政府的職能解決民間資本無法回避的宏觀的問題,把政府和民間資本的優點結合起來,并通過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站的方式對具體項目進行設計。”王以楓說。

        可以說,對非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作用的肯定和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為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掃清了制度障礙,極大地推動了公私合作的進程。

        因此,要對建筑垃圾資源化推行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就是要采用公私合營PPP模式來建設和運營,對建筑垃圾處理由獨立的、能夠為社會提供垃圾處理服務的獨立法人單位來承擔;并通過新機制的建立,逐步造就一批專業化、可以實現資源化率100%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工廠。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