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守護“海南之心”推動融合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26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多規合一”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瓊中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初稿近日完成,并按照規定時間上報省政府。

        縣委書記孫喆今天告訴記者:“瓊中‘多規合一’改革做到縣域總規一張圖,精確布局‘十三五’。一張藍圖統籌考慮縣域內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守住生態紅線,通過核算縣域生態承載力,尋求‘保護建設’與‘生態開發’之間的平衡點,挖掘、整合縣域空間資源,優化布局,實現空間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頂層設計明確精準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規劃頂層設計,《瓊中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初稿的頂層設計明確精準,與省政府要求高度契合。”分管副縣長冷毅說。

        瓊中“多規合一”總體規劃戰略定位為:以“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為核心理念,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保護生態環境、做強生態旅游業、提升綠色農業、做優綠色工業、傳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設生態縣城”的總體發展思路,以生態保護、保育為基本前提,依托“海南之心”的區位資源優勢,推動三大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融合發展,努力把瓊中建設成為“中部生態旅游目的地、海南綠色崛起試驗示范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在頂層設計戰略引領下,瓊中確定“一心一園一帶八區”及“奔格內”鄉村休閑旅游的總體發展布局,按照“產城一體、城景融合、集約發展”為模式,統籌優化重點生態旅游區用地布局。以“山上旅游,山下服務,組團發展,點狀布局”為模式,優化城鄉景區發展空間,實現特色產業小鎮產城融合發展。以“奔格內”鄉村旅游模式,協調與生態紅線之間的矛盾,優化鄉村用地布局。

        協調空間規劃體系

        “瓊中提前協調空間規劃體系,注重與生態紅線、開發邊界、土地利用總規、林業規劃等其他空間規劃協調,消除空間規劃矛盾。”瓊中規劃局局長張惠濤告訴記者。目前,縣域內“城規”與“生態紅線”、“基本農田”與“生態紅線”、“林規”與“生態紅線”等已精確摸底和劃定。“多規合一”改革全面提升瓊中空間規劃水平,瓊中“摸清家底”,挖掘縣域空間資源。國土部門共計整理新增可用建設用地規模約42.68平方公里。基本農田擬占補平衡指標7.20平方公里,林業部門整理6.47平方公里林地擬占補平衡指標。

        重點項目優先布局

        “瓊中‘十三五’規劃編制和‘多規合一’總體規劃編制同步推進,結合省有關規定和要求,將全縣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省12個重點產業項目、省‘十三五’重點項目和‘六園五網’項目,優先布局安排用地、資金等。”瓊中縣政府副縣長王大周說。

        瓊中對“多規合一”改革的重點項目庫多次修改,對縣城、灣嶺農副產品物流園,及上安溫泉旅游區、百花嶺風景名勝區、紅嶺環湖旅游區、世界南藥園、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及什寒、云湖“奔格內”鄉村游等135個重點項目進行“土規、林規、城規”等紅線對比,每個項目投資主體、項目用地規模、投資規模全部明確,達到省政府關于重點項目做實做細和精準落地的要求。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