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綿陽擬申建"中國綿陽大熊貓國家公園"(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30  

      \

      綿陽市現有野生大熊貓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資料圖片)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市政府77次常務會議上獲悉,綿陽市擬向國家林業局申報建設“中國綿陽大熊貓國家公園”,目前有關申報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國綿陽大熊貓國家公園”以生態流域或生態系統為基礎,擬定將平武、北川和安縣在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3個森林公園、2個國有林場、1個國有林業企業范圍內約4000平方公里的大熊貓棲息地進行有機整合,打捆申報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其建設成為世界珍稀野生動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樣板、中國最優的大熊貓棲息家園、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促進社區經濟文化發展的典范、中國科技城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完美結合的形象代表。

        據了解,綿陽市申建大熊貓國家公園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據全國大熊貓普查的數據顯示,綿陽市現有野生大熊貓數量418只,占全省野生大熊貓總數1387只的30.1%,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1864只的22.4%,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4000平方公里,占全省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19.7%,占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15.5%,位居全國前列。加上綿陽市是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最多、遺傳多樣性最高、密度最大、棲息地質量最優的岷山大熊貓核心分布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熊貓第一市”。

        綿陽市有4個國家級、2個省級和1個縣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野生大熊貓數量235只,占全市總數56.2%的大熊貓和40.8%的大熊貓棲息地在自然保護區范圍內得到了有效保護。為做好大熊貓保護工作,綿陽市將在保持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資源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分區,適度開展生態旅游活動,構建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有效模式;通過深度挖掘、廣泛傳播大熊貓文化,建立民俗文化村,帶動平武、北川、安縣的藏羌民族文化特色宣傳和文化產業發展,充分展現當地傳統文化、社會發展變遷、人類生產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融的局面。

        據悉,今年8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專家咨詢會召開,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和國內9名中國大熊貓和國家公園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參加,對綿陽申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和建議。10月16日,綿陽確定了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規劃設計單位。在此之前,該設計院已完成了平武、北川、安縣的大熊貓棲息地本底資源調查工作,收集了相關數據資源。

        “通過建設‘中國綿陽大熊貓國家公園’,實現資源的有效保護與有限利用,可以極大地促進我市生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對改善和提高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尤其是發展生態旅游、打造國際一流的高端生態品牌,建設美麗綿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申建大熊貓國家公園是一項全新的探索與實踐,我市探索和構建的國家公園體制,打造出能代表中國特色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想,開創了以典型物種建設國家公園的新思路。”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