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第十屆深圳公園文化節將于11月1日盛大開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2  

        深圳公園文化節已經連辦九屆,成為深圳金秋時節的文化盛事。11月1日,第十屆公園文化節將盛大開幕,除了市民早已耳熟能詳的蓮花山公園市花文化節、東湖公園菊花文化節等花展外,今年的活動更加多彩。據深圳市城管局介紹,今年的文化節將邀請世界頂級交響樂團,將高雅藝術帶入公園;成立深圳灣公園自然教育中心,將有專業老師給市民講解自然知識。

        千人“公園悅跑”拉開文化節序幕

        近日,記者在深圳市城管局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文化節的主題是“生態城市人文城管”。文化節將于2015年11月舉行,其中活動集中展示時間為11月1日至8日,部分活動將延續到月底,如蓮花山公園的市花文化節,東湖公園的菊花文化節等。

        而在規模上,本屆公園文化節共設26個會場,其中:市屬公園設10個會場,包括園博園、東湖公園、蓮花山公園、梅林公園、荔枝公園、筆架山公園、皇崗公園、翠竹公園、深圳灣公園、中心公園。區屬公園設16個會場:包括南山區中山公園,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公園,寶安區新安公園,龍崗區龍城公園、龍園公園、富民公園、四方埔社區公園、布吉街道石芽嶺體育公園、平湖街道鳳凰山國家礦山公園、南灣街道樟樹布公園、橫崗街道人民公園,坪山新區中心公園,光明新區紅花山公園、光明新城公園,龍華新區版畫基地,大鵬新區大鵬廣場。

        本屆文化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全市26個公園和會場共組織各類活動405項,其中書畫攝影等展示類項目60項,園林小品展示類項目39項,體育競技類項目44項,文藝演出類項目143項,公眾參與互動類74項,其他文化類項目47項。11月1日上午10時30分在深圳灣公園日出劇場將舉行公園文化節啟動儀式。屆時,一場“公園悅跑嘉年華”活動同時開展,1000多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市民群眾,在首次打造的音樂跑道上,用快樂奔跑的方式拉開文化節的序幕。

        躺在公園草地上聽交響樂

        不同于往年,今年文化節將在公園為市民帶來高雅藝術。近年來,戶外生態音樂會以音樂與自然交融的獨特形式,浪漫、時尚、休閑的高雅格調形成一種慢生活的潮流,風靡世界各地,成為國際大都會的標志性文化盛事。深圳灣公園和蓮花山公園利用自身地理環境優勢,開展草地音樂會,將高雅的歌劇藝術帶到深圳市民身邊。11月6日至8日,深圳交響樂團、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深圳少年管弦樂團、維也納施特勞斯節日樂團、意大利威尼斯室內交響樂團將在蓮花山公園進行精彩演出。11月14日、15日,深圳灣公園將上演《經典電影大型交響音樂會》、世界百強樂團——法國里昂交響樂團將上演《歌劇卡門音樂會》及《法蘭西之夜——法國交響樂精品音樂》。

        此外,本屆公園文化節各類體育項目云集,用多彩運動引領健康生活。荔枝公園、蓮花山公園將舉行大型太極表演,中心公園連續7天舉行網球、籃球、足球以及跑步比賽、培訓和親子活動,筆架山公園舉辦亞洲草地滾球錦標賽,大梅沙海濱公園將舉辦國際風箏節。

        深圳灣公園成立自然教育中心,為市民開講授課

        據介紹,本屆公園文化節注重市民參與互動,引導市民關注生態文明。文化節開幕式當天,深圳灣公園自然教育中心揭牌開課,這將揭開公園自然教育的序幕。

        記者了解到,中心將有專業的老師,有計劃的系列活動,將為公眾帶來系統的、連續的自然教育體驗。讓市民通過聆聽、觸摸、眼觀、描述等各種方式認識大自然,引發對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關注和思考。據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開始在市屬公園的固定場所設置自然教育中心,將過往碎片化的宣講,轉變為用圖片、實物等多種方式,由專業老師授課。

        “思考”是本屆文化節引入的新概念。文化節在深圳灣公園婚慶廣場設立了一道“思考墻”,推出公園管理的熱點話題,希望市民能夠在“思考墻”前停下來,靜下來,以通過在思考墻上留言或者微信留言兩種方式,為公園管理建言獻策。

        同時,為緊扣當前垃圾分類的主題,文化節期間也有不少主題活動。如中心公園舉辦的“共享陽光,愛心穿越”垃圾分類徒步活動;梅林公園開展的利用廢棄物制作“變形金剛”展示等。

        梧桐山風景名勝區將擴容10.12平方公里

        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昨天閉幕,首次審議了市政府提交的《梧桐山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總體規劃》的議案(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記者現場獲悉,梧桐山風景名勝區將擴容10.12平方公里至41.94平方公里,并將設三個功能區、八大景區。

        梧桐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城市中心地帶,每年進入風景名勝區的游客高達1200多萬人次。這一數字已經突破了2012年總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預測的“至2015年為900萬人次/年,1.45萬人次/天。此次編制新的總體規劃,將為梧桐山自然生態資源保護提供更好的法定依據。

        《總體規劃》將深圳水庫、布心山郊野公園以及原風景名勝區與基本生態控制線之間的大部分地帶納入本次規劃范圍,新增面積10.12平方公里。

        而在功能布局方面,擬設三個功能區,即風景保護培育區、風景游覽區和外圍發展控制區。同時,擬將梧桐山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八大景區,即梧桐煙云景區、鳳谷鳴琴景區、西坑景區、碧桐棲鳳景區、仙桐景區、仙湖植物園景區、東湖煙雨景區、布峰塔影景區,并針對性地對各景區景點在規劃建設上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