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理古城,沿著大麗路一直向前,路邊車輛聚集、人頭攢動之處,定有花海。薰衣草、向日葵,這一片,那一叢,愛自拍的姑娘們身“陷”花叢中難以自拔,即使一人20元的門票,也擋不住人們涌向花海的熱情。去年以來,蒼山下洱海邊,一片片花海不斷涌現,成為了當地新的旅游熱點,與此同時,是大理迅速發展的花卉產業。去年大理花卉園藝總種植面積13.93萬畝,花卉綜合總產值66億元。2月21日-6日,大理國際茶花大會、第十屆中國(大理)茶花博覽會、第二十六屆中國(大理)蘭花博覽會、第九屆中國大理國際蘭花茶花博覽會將在大理舉行。屆時,大理將拋出橄欖枝,吸引更多的花卉企業到大理來種花。
賞 漫山遍野各色鮮花怒放
“眼下北國千里冰封,大理卻是花團錦簇,山茶斗艷、冬櫻爭奇、幽蘭芬芳、寒梅凌雪,面朝洱海,冬暖花開。”8日,在2016大理國際茶花大會等“四會”新聞發布會上,大理州旅游發展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馬金鐘介紹,冬天是到大理賞花的好時節,這個時候,團隊游客少,又是大理農村婚嫁最多的時候,這時來大理,既能賞花,又能感受大理的民俗。“比如蒼山杜鵑花,僅品種就有40余種,從現在到五六月份,隨著海拔升高一層層往上開。”馬金鐘說,“最先開的是紅杜鵑,海拔2500米左右,每年春節前后,萬山紅遍;五六月間,海拔3000至4000米的黃色和粉色杜鵑怒放,漫山遍野,爭奇斗艷,十分壯觀。”
而大理的花海,可不局限于某個點。入冬以來,南澗茶山、大理古城、大理大學的櫻花如火如荼,蒼山西坡大花園的大樹杜鵑亂紅飛舞,蒼山深處、古城家家戶戶山茶斗艷,各地蘭花、玉蘭盡吐芬芳;仲春,彌渡霧本桃花妖嬈,巍山馬鞍山、洱源梨園村、鶴慶奇峰梨花勝雪,大理壩子蠶豆花、油菜花迷醉。
“大理的花除了賞,還能吃。”馬金鐘介紹,在大理古城隨便一家餐館,你都能找到鮮花入菜的美味,“春節前后,農村幾乎天天都有白族婚嫁,如果你遇上了,不妨坐下來,入鄉隨俗,品一品色香味俱全的土八碗,那才叫口福呢。”
優 特色花卉栽種居全省首位
“家家門前流水,戶戶院中養花”,大理人自古就有種花、愛花的習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低緯度高原氣候,更讓大理的花卉產業發展有了先天優勢。大理州招商合作局局長楊靜玲介紹,截至去年,全州建成花卉市場38個,花卉企業632個,花卉生產合作組織59個,花農戶數49611戶,花卉從業人員71824人;組織發展了茶花、杜鵑花、蘭花、羅漢松和盆景等5個全州州級花卉協會。
大理特色花卉栽種面積達2.27萬畝,位居全省之首;實現產值39.7億元,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國蘭面積7725畝,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實現產值33.13億元;茶花面積9885畝,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實現產值5.27億元;杜鵑花面積5062畝,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實現產值1.31億元。其他紅花、金銀花、三七花、燈盞花、食用(精油)玫瑰等食用與藥用花卉發展也初具規模,為當地發展生物制藥等大健康產業奠定了基礎。
惠 種花享受免稅還有補助
目前,大理引進了不少花卉企業,到大理開發精品農業現代莊園,或是進行花卉產業基地建設。楊靜玲介紹,今年大理將借舉辦國際茶花大會等“四會”的契機,加強花卉產業的招商引資、花卉品牌打造及市場開拓,鞏固特色花卉基礎地位,強化電商網絡平臺,重點突破加工型花卉、花卉生態旅游,推動產業發展。
此次,大理推出了鶴慶縣1萬畝玫瑰花種植、大理洱海流域農業莊園建設、大理創新園區玫瑰精油提取加工生產基地、洱源縣三營鎮600畝花海生態旅游開發、彌渡七彩云花玫瑰莊園建設、永平縣現代生態農業玫瑰莊園建設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引進有品牌的花卉加工企業,著重針對玫瑰、薰衣草等芳香植物基地建設和深加工,提高花卉綜合效益。同時,引進國內外花卉大企業大集團投資建設現代花卉莊園,促進花卉產業與休閑農業、觀光旅游等產業的融合。
大理還針對花卉企業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花卉在農田種植環節免稅;對申報成功的省級農業莊園,財政給予200-300萬元補助;州級農業莊園,財政給予40萬元補助;相關部門還將為花卉企業提供一條龍的協調服務,保障投資項目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