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甘肅政協委員建言發展森林旅游促進生態保護建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27  

        甘肅“兩會”正在蘭州舉行,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在此間熱議。甘肅政協委員、甘肅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丁學德建議,甘肅應該抓住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機遇,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森林旅游康養產業,同時將國有林場納入公益性事業單位管制,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保障。

        甘肅省長劉偉平在“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甘肅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天然林保護二期、三北防護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積1305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18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1.86%。

        據甘肅省林業廳官方披露,甘肅國有林場是建國初期為合理經營利用森林資源而投資建設起來的林業生態保護基地和林業產業基地,遍布全省各地水土流失嚴重、干旱少雨和風沙前沿區。國有林場成為甘肅林業生態、產業、文化“三大體系”的主題,是甘肅生態體系的骨架,生態安全的屏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森林資源具有涵養水源、保護生態的重要作用,而且對促進農業發展也有作用,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丁學德表示,甘肅是全國率先停采的省份之一,現在的國有林場全部實施保護政策,這對于甘肅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甘肅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都在增加,就得益于天然林保護工程。

        此間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甘肅在未來五年將繼續實施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爭取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12.58%、森林蓄積量達到2.62億立方米以上。

        而城市環境污染、霧霾的加重,讓人們對于美好環境的向往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前提下,丁學德認為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森林旅游、康養產業,將會有很大的前景。“林區的負氧離子達到3000以后,就可以發揮療養的作用,森林旅游會吸引很多的游客。”

        據相關報道顯示,目前每年到國有林場旅游休閑的游客高達5億人次。全國有2570個國有林場建立了森林公園,占全國森林公園總數的90%;有242個國有林場建立了濕地公園,占全國濕地公園總數的50%;許多國家風景名勝區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坐落在國有林場的經營區內。

        在丁學德看來,人們在閑暇時間到森林里享受美景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環境保護的意識。現在很多人在森林里種植紀念樹、紀念林,也是一種正能量的體現。同時,森林旅游的發展可以帶動住宿、交通、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的發展。

        隨著國有林場的改革,丁學德表示,現在國有林場“非事非企”的尷尬處境使得管理體制不順、經營機制僵化,嚴重制約了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此,丁學德建議甘肅應該盡快將國有林場納入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管理范圍,解決職能不清、定位不準、屬性不明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國有林場的發展,為森林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保障。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