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到2020年二十萬畝生態景觀農田環繞京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6  

        展開首都農業版圖,房山、通州、順義、大興……一支支綠色“生力軍”正從四面八方將繁華的都市包圍。這股綠色力量叫作生態景觀農業,在全市計劃保留的80萬畝大田中它占到四分之一。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本市已連續三年每年投入千萬元,按照本市“十三五”時期相關規劃,到2020年京郊要培育、提升20萬畝景觀田,給市民營造一個大田園,讓人們置身其中,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300處農田觀光點遍京郊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不少市民把京郊游作為首選。那幾天,正是京郊農田觀光的好時節。上網一瀏覽,農田美景足以讓各方游客看花了眼。

        房山韓村河鎮龍門口村,數百畝成方連片的農田里,青青菜苗、紅艷花朵分外養眼。還有房山長溝的千畝油菜田、延慶千家店的百里畫廊葵海、密云車道峪的人間花海……各式各樣,不一而足。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眼下京郊農田觀光點已陸續打造了300余處,遍及京郊10個區,總面積10余萬畝,涵蓋了油菜、向日葵、薰衣草、水稻、雜糧、中藥材、花卉、食用菌、南方水果等不同的觀光主題,已累計吸引2000萬人次的市民前去觀光休閑。

        田園各不同四時有美景

        這么多農田觀光點,特色各有不同。密云的石城云夢花香觀光園,在石城捧河巖溝域全長約10公里的區域內,應用了10套農田景觀模式12項農田景觀建設技術,營造了上茬油菜、下茬向日葵的整體大地景觀效果;延慶艾官營山間別薯觀光園則主打視覺主題,113個薯類品種、75類花卉、69種蔬菜再加上68樣特色雜糧……作物天然的五顏六色,足以讓游客們陶醉其中,大飽眼福。

        “在作物生長季節上,我們也做了安排,力爭做到一年四季景色不斷。”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四月,可以到房山長溝、韓村河以及海淀的上莊賞油菜花;當前的五月,千年古鎮琉璃河牡丹花開得正艷;六月,門頭溝妙峰山玫瑰花醉人;七月,密云人間花海野花組合絢爛;八月,房山千畝向日葵相繼開放;九月,延慶四季花海,懷柔喇叭溝門萬壽菊、茶菊、金蓮花次第盛開;十月,海淀上莊、房山十渡收獲水稻,一派豐收景象。冬春季節,房山竇店村、順義去碑營村、通州黃廠鋪村、密云平頭村一望無際的綠色麥田在萬木蕭蕭中更顯勃勃生機。

        五大景觀圈環抱京城

        今后,這樣的農田景觀點還將不斷增加。根據全市農業產業布局需要和各區域的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環境容量,本市已將景觀農業產業布局劃分為五個圈層,將京城緊緊環抱。

        由內向外,東城、西城等城市核心區著重發展公園農業、屋頂農業、陽臺農業等不同類型的城市農業,提升城市景觀,改善生態環境,豐富市民生活;朝陽、海淀、豐臺等地以觀賞游覽、體驗農業為主,包括市民租賃農園等觀光、體驗和科普的農耕項目;再向外走,大興、通州、順義、房山、平谷、昌平的平原地區和淺山區,重點優化現有的規模景觀農田、民俗體驗莊園等休閑、體驗項目,舉辦農事節慶活動,提高市民的參與度;房山、門頭溝、延慶、懷柔、密云、平谷等山區,以休閑農村文化體驗、自然風景觀光等為主,未來重點發展森林旅游、民俗旅游、果品采摘等,打造特色溝域;最后是環京外埠合作農業發展圈,包括京津冀地區中環北京區域,將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打造特色明顯、品牌突出的景觀農業產業集群。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