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林業年鑒》創辦30周年。7月14日,《中國林業年鑒》工作會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中國林業年鑒》編委會主任彭有冬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讓《中國林業年鑒》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林業改革發展的記錄者、生態文明建設的助力者。
彭有冬說,30年來,《中國林業年鑒》始終服從和服務于林業工作大局,全面、準確、客觀地反映黨和國家的林業方針政策及林業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見證了中國林業走向興盛的歷程,記錄了幾代林業工作者的奮斗軌跡,成為發布中國林業信息的權威性載體之一。30年來,《中國林業年鑒》詳盡記載了中國林業波瀾壯闊的生態建設改革發展歷程,逐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可資鏡鑒的林業信息寶庫,成為廣大務林人認識、分析和研究解決林業問題的重要幫手,是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乃至社會各界了解林情的重要渠道。30年來,《中國林業年鑒》堅持與時俱進,強化精品意識,幾經改版和多次創新,編撰隊伍不斷壯大,出版質量穩步提升,成為集權威性、全面性、系統性、準確性、連續性為一體的、不可替代的林業行政編年史冊,多次在全國年鑒評比中榮獲褒獎,受到了行業內外的普遍歡迎。
彭有冬代表編委會對林業年鑒工作提出4點要求。一是正確引領輿論導向,凝心聚力。年鑒工作者要始終把握政治方向,牢牢堅持黨性原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正確輿論導向和正面宣傳為主,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凝心聚力,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二是重視林業年鑒工作,上下聯動。做好年鑒工作的首要條件,是要提高對《中國林業年鑒》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年鑒編撰需要行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整體聯動、齊抓共管,需要所有參編單位和相關人員的配合和支持。三是把握發展趨勢,常出常新。林業年鑒要高度重視各類數據的記載與更新,力爭把年鑒作為林業各類數據信息的權威發布源頭,真正起到存史、資政、教化的作用。四是創新工作方法,保質圖變。年鑒工作既要保持和傳承優良傳統,又要根據形勢發展和時局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求新求變。
《中國林業年鑒》13位司局級特約編委與特約編輯代表交流、匯報了林業年鑒相關工作的經驗和成果。會議就2016卷年鑒稿件問題進行交流和階段性總結,對與會的100多名特約編輯開展了業務培訓。
會上所作的中國林業年鑒工作報告顯示,《中國林業年鑒》30年來完成了29卷中文版和3卷英文版出版任務,累計發稿4200多萬字,生成詞條10萬個,共發行20萬冊。《中國林業信息全文數據庫1949-2009》的發行以及16卷光盤版年鑒的持續推出,標志著年鑒數字化邁出歷史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