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中國式PPP的五大關鍵數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3  

        2016年7月12日,國內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完整、最實用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平臺公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季報,讓我們對PPP項目的進展情況有了較為清晰直觀的認知,通讀之后發現,第二季度季報中存在不少亮點,下面將一一道來。

        1、突破10萬億: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PPP市場

        截止2016年6月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平臺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成功突破10萬億,這應當是季報中最大的亮點。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PPP模式受到力推,各種PPP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促使中國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發展成世界最大的PPP市場。

        但是喜悅之后,冷靜下來想想其實這個數據其實很“虛”,我國PPP的發展情況并沒有那么樂觀:一方面,這10萬億中的大部分項目(約為七成)還處于識別階段,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論證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只能作為PPP備選項目,可能難以成長為合格的PPP項目;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新一輪PPP熱潮的初期,PPP的發展還存在許多障礙,難題未解,未來PPP的發展道路依舊曲折。

        2、落地率為23.8%:加速落地,落地率穩步提升

        經過了前期全面而周密的論證,很多項目順利落地。根據最新數據,已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數量分別為3月末369個,6月末619個,新增250個落地項目,增長率高達67.7%,大幅提升,入庫項目正在加速落地。從落地率上看,第一季度為21.7%,第二季度為23.8%,穩步提升。

        這一點在示范項目中表現地更為突出,第一季度進入執行階段的示范項目73個,落地率35.1%,第二季度新增32個,共有105個項目開始執行,落地率為48.4%,增長了13.3%,表明示范項目落地呈加速趨勢,落地率顯著提高。

        可以發現,入庫項目總體的落地率差強人意,示范項目的落地情況較為喜人,表明大多數社會資本對PPP模式尚處于觀望態勢,選擇性地參與資質較好、更有保障的示范項目。

      中國式PPP的五大關鍵數字

        圖1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落地情況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