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6(第十一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在長沙開幕。大會以“綠色循環、包容韌性、和諧宜居”為主題,來自全球的300多位行業精英以主題報告、自由對話等形式,深入研討城市發展與規劃的主題和思路。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副省長、教授級高工張劍飛,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省住建廳廳長蔣益民,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GIS專家、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郭仁忠,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國際生態城市建設理事會副主席、美國生態城市建設者協會創始人RichardRegister等出席并致辭或作主題報告。開幕式暨主論壇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主持。
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是由住建部發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和有關城市聯合主辦的重要國際性會議。首屆大會于2006年舉辦,目前已成功舉辦十屆,成為國內城市規劃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高峰論壇。本屆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省住建廳、長沙市政府聯合主辦,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等承辦。
胡衡華在致辭時指出,近年來,長沙圍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總體戰略,搶抓“一帶一路”“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重大機遇,科學優化城市規劃設計,加快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切實提升生態宜居品質,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品質和湖湘文化標識的現代化大都市。胡衡華表示,長沙將用好用活本屆大會的智力成果,將大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融入長沙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每個環節,加快建設“能量更大、實力更強、城鄉更美、民生更爽”的長沙。
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仇保興、張劍飛、郭仁忠、俞孔堅、RichardRegister分別作了《城市交通韌性五項準則》《中低速磁懸浮交通技術及其展望》《城市規劃的數字化轉型》《海綿城市與生態修復理論與實踐》《充滿機遇的時代》主題報告。
在綠色循環發展背景下,如何將城市建設成兼容并蓄、韌性十足、和諧宜居的美好家園,是本屆大會討論的焦點。據悉,16日下午至17日全天,大會將集中召開19場分論壇,圍繞新型城鎮化與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經驗與范例、中外城鎮化發展進程比較、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與管理等19個專題展開交流,探索業內關鍵問題的解決途徑,勾勒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