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近日,促投資打出政策組合拳,PPP政策從“框架”走向“落實”,基建投資批復也進一步提速。在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下,PPP將成為撬動財政的支點,隨著四季度萬億PPP項目加速落地,對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全年經濟增長有望實現預期目標。進入16年以來,無論是主板市場還是新三板市場都陷入了低迷,不僅成交清淡,而且鮮有亮點。在這樣的困境之中,PPP概念成為了黑暗中點燃的亮光。
而在今年9月,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通知》提出,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以及構建多元化退出機制,包括推動PPP項目與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相結合,依托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通過股權轉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豐富PPP項目投資退出渠道。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和“構建多元化退出機制”,是該《通知》的一大亮點。
截止13日,第三批516個PPP示范項目落地,計劃總投資金額1.17萬億元,比第二批示范項目增加77%。
有消息稱,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將針對擴大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重點包括支持創投資金進入實體,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網絡基礎設施、棚戶區農村危房改造以及教育文化衛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著力補齊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小型水利工程等短板。
而就在近日,發改委向社會公開推介傳統基礎設施PPP項目1233個,總投資約2.14萬億元,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和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個領域。財政部等部門也發布了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對于新三板來說,有哪些公司將會收益于萬億及的PPP盛宴?
從PPP的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可以看到,PPP主要模式中,基建占比最高,其次是環保,醫療教育領域也成為PPP后期可能發展的方向。
在新三板上,預計將有下列幾類公司將收益:
1、水務處理行業。該行業已經發展成熟,并且具有穩定的回款能力和盈利能力,是最適合使用PPP模式的行業之一,目前該行業是環保板塊中投資規模最大的子行業。在新三板上,涉及到的有順控發展、泰弘生態、海諾爾等。
2、固廢回收。目前,固廢和危廢處理仍是藍海市場,隨著城鎮化的繼續,城市垃圾問題日益突出,而垃圾焚燒發電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途徑。隨著傳統的衛生填埋逐步向垃圾焚燒發電轉變,預計擁有相關資質和施工經驗的企業將在固廢行業的壯大中斬獲更多項目。涉及到的新三板公司有星火環境、匯鑫嘉德、天物生態、天源環保、德長環保等。
3、建筑園林。園林行業是少數沒有大型央企直接參與競爭的基建細分行業。從目前的PPP訂單來看,園林公司去年以來簽訂的PPP項目金額大多數倍于其營業收入,而PPP項目的落地目前仍在推進中,這導致園林公司普遍有較大的業績彈性。與此同時,不少園林公司目前還在往環保和生態旅游的方向上轉型布局,未來或能承接更大規模的PPP訂單。涉及到的新三板公司有東方生態、創世生態、中卉生態、花藝園林、天開園林等。
4、基礎建設。為了對沖民間資本投資的快速下滑,這幾年來國內的基建投資長期維持在較高的增速上。目前大型央企承建的PPP項目大多分布在省會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整體質地更優;而民營建筑企業由于地位處于相對劣勢,其承接項目則相對更為激進。考慮目前正處于PPP項目大力推廣的時期,短期內包括央企和民營建筑公司,其業績或估值均有提升空間。涉及到的新三板公司有深裝總、維泰股份、節水股份、國建新能、云南路橋、益通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