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環境信息披露助力綠色金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08  

        10月28日,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DP)與國內權威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合作,在北京發布了《中國2016百強企業應對環境變化-信息披露助力綠色金融》報告及頒獎典禮,并在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來自政府部門、商業企業、投資機構的多位參會代表闡述了環境信息披露對于發展綠色金融、強化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以及促進中國企業低碳轉型的重要意義。

        隨著氣候不斷惡化,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巴黎協定》以定量的指標要求協定各方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將世界所有國家都納入了呵護地球生態,確保人類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當中;9月4日-5日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上,綠色金融首次被納入議程。綠色金融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污染的治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環境信息披露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能源消耗、污水和固廢排放等定量數據,為投資者提供信息,規避氣候風險,防止其帶來的損失。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綠色金融委員會主任馬駿指出,環境信息披露是構建中國綠色金融的核心組成部分,接下來也將是G20框架下金融穩定理事會氣候相關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組小組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上市企業與發債機構應起到領導作用,在公眾與市場監督下主動披露環境信息。

        報告顯示,自2015年《生態文明改革總體方案》發布以及2016年8月底由中國七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綠色金融正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而環境信息作為綠色金融的基礎環節仍需改善。今年CDP氣候變化報告中國企業回復率為21%,信息披露仍處于較低水平。但也有積極的信號,有兩家中國企業主動向CDP披露氣候變化數據,超過400家企業通過CDP披露其環境信息。CDP主席保羅·迪金森表示,隨著投資者們將投資轉向低碳的基礎設施以減低風險,企業的行動更受關注。在這次轉型進程中抓住機遇,保持上市公司持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目前,強制性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正在發展,這也將成為促進木材合法化、遏制對原始森林的非法采伐、強化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有效手段。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