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是一座城市“活著的基礎設施”。五年來,大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大規模造林為抓手,以建設生態文明和綠色大連為目標,堅持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統籌發展,全市林業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后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生態中國城市獎”“遼寧省造林綠化模范市”等榮譽稱號。莊河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區、金普新區、旅順口區先后獲得“遼寧省森林城市”榮譽稱號。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領導重視程度高、投入資金大、精品工程多、建設效果好等特點。
建設以惠民為重點的造林綠化工程——造林即民生
“十二五”期間,市政府通過8項措施,建設了重點區位景觀綠化、道路綠化、園區綠化、宜居鄉村綠化、荒山綠化、干雜果經濟林等重點工程4958項,植樹2.2億株,造林補植126萬畝。投資77億元,繼續鞏固森林城市建設成果。
“十二五”期間,為充分發揮重點工程的示范帶動作用,采取多色彩、多樹種、組團式、寬林帶、立體化的栽植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大批規模大、檔次高、色彩美的精品工程。如丹大高速公路綠化、莊河明珠湖景觀綠化、普蘭店區濱海景觀帶、金石灘植物園、瓦房店市西楊鄉“十二運”賽場綠化等。
在加快生態林業發展步伐的同時,注重民生林業的協調發展。“十二五”期間,市政府投資2.46億元,植樹0.3億株,綠化美化宜居村屯(社區)388個,建設干雜果和水果經濟林76萬畝。為綠化美化農村宜居環境、增加林農收入注入強勁動力。
形成了具有濱海特色的城市森林主體框架。近年來,大連新建了100米寬、600公里長,高規格、高檔次的濱海路綠化帶,在黑石礁至旅順口的城區西部濱海景觀路、東港至新城區的北部濱海景觀路兩側各建設了10至30米寬的帶狀公園,將沿海防護林帶打造成了大連海疆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村屯和城鎮綠化為點,以海岸基干林帶為線,以荒山荒灘綠化為面,點、線、面結合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圍繞“建設綠色濱海大連,構筑國家森林城市”這一戰略目標,通過建立城市綠地系統生態網絡,構筑喬、灌、草三合一的復合景觀森林群落,具有濱海特色的城市森林主體框架已經形成。
構建了城鄉一體、復合完備的森林生態網絡。秉承“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這一理念,推進全域城市化。構建了以新市區、新農村、主城區、道路、河流、荒山、海岸綠化等為基本載體,蛛網狀、放射型、點線面相結合的森林生態安全體系。主城區的周邊以建設高標準森林公園、近郊公園、游憩性森林為重點;新市區及周邊以森林生態升位和建設綠化、美化、香化型的廠區、道路、小區為重點;衛星城及周邊以生態恢復、擴大資源、提高檔次和林業綜合開發為重點;長海縣以建設生態花園式海島為重點。同時海岸沿線、河流沿岸、公路和鐵路沿線“三沿”林帶和環抱城區的五道近郊綠色屏障建設,同時再配套建設綠化村、生態村、園林村、花園式單位、花園式產業園區和游園、森林公園等各具特色的綠色“航母”,形成三面綠色屏障環抱,內陸林帶林網、塊林片林縱橫交錯、點面結合、星羅棋布、相映成輝的“綠色大連”格局。
推動了林業產業、生態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過程中,結合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積極引導、支持農民發展精品果園,開發農家樂、采摘游等旅游產品。目前我市共有開展鄉村游的鄉鎮40個、村屯99個,農(漁)家樂達1600余戶,有效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并促進了鄉村林果化建設。
“十二五”期間,我市林木綠化率由42.99%提升至50%。2011年我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
“十二五”期間,市政府通過8項措施,建設了重點區位景觀綠化、道路綠化、園區綠化、宜居鄉村綠化、荒山綠化、干雜果經濟林等重點工程4958項,植樹2.2億株,造林補植126萬畝。投資77億元,繼續鞏固森林城市建設成果。
“十二五”期間,市政府投資2.46億元,植樹0.3億株,綠化美化宜居村屯(社區)388個,建設干雜果和水果經濟林76萬畝。
目前大連市擁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6處、面積6.6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