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濟南中央商務區地下公共空間項目方案設計中標公示》,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單位中標。
未來CBD地下公共空間長啥模樣?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何時能建成……就此市民最關注的問題,15日記者采訪了濟南CBD地下公共空間設計總控管理平臺相關負責人。
坐標:經十路北、工業南路南綢帶公園下方有個26萬㎡空間
據悉,此次涉及的是CBD地下公共空間,而非CBD地下空間。此前CBD規劃中提出,CBD地下王國面積近200萬㎡,堪比8個恒隆廣場大。那其中,CBD地下公共空間占多大面積?具體位置在哪?
濟南CBD地下公共空間設計總控管理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CBD地下公共空間占地26萬㎡,主要分布于綢帶公園下方,將分北入口、中間和南入口等3塊來開發,中間地塊面積最大。
具體而言,地下公共空間的北入口地塊,位于工業南路以南,綢帶公園的下方,面積近4萬㎡;地下公共空間的中間地塊,位于新濼大街以南,規劃一號路以北,茂嶺三號路以西,縱五路以東,也就是綢帶公園核心位置的下面,與五座塔樓地下相連,面積約19.3萬㎡;南入口位于經十路以北,西至華潤萬象城,東至中弘廣場,北至解放東路,面積3萬多㎡。
這3塊的面積還沒有最終確定,要根據周圍建設項目而定。該負責人說,CBD地下公共空間開發最大的特點,是它要結合軌交開發、地下環路、綜合管廊、市政重力雨水箱涵、為CBD服務的3座核心地下能源站等項目共同開發建設,復雜程度在國內從未有過。
結構:地下有兩層、屋頂見陽光
地鐵站在負1層負2層是停車場
該負責人介紹,從縱向來看,地下公共空間有直通地下的下沉廣場、采光的天窗等,盡量把地下空間地面化,把地面的風、光、水、綠等引入地下;再往下即地下1層,為地鐵站廳層與商業層;地下2層,為地下車庫,大約提供1500多個車位,除滿足地下空間停車需求外,還為周邊地塊車行高峰期提供公共停車服務。
這些所謂的地下1層、2層,具體埋深多少米?地下1層埋深910米,是人流接入層,為步行系統;地下環路埋深1415米,與車庫相接,為車行空間。該負責人說,早晚高峰通勤人流在地下1層穿行,在人流線上不管是設計展示還是商業,都能帶來較好的效果。
工期:與軌交線路同步
最快年底開工工期約5年
最快今年年底動土,最晚也是明年春節。該負責人介紹,三個標段中,南口或為最先開工的一個。他透露,因為南口位于華潤萬象城附近,按規劃,萬象城或將于明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開業,如果開業時,門口還是一片工地,不僅影響商場人流,也會對交通造成不便。
記者了解到,地下公共空間的范圍內,經過的軌道交通有M1線與環線,為配合軌交線路施工,地下公共空間將會與其保持同步,工期約為5年。
中央樞紐車站長啥樣?
出地鐵就是商業,走300米到周邊塔樓
由于軌道交通線路發達,濟南CBD被稱為軌交上的CBD,地下軌交站點與地面公交、brt、出租車等將實現零換乘。單就CBD近期規劃的軌交四線七站,就有5座車站與CBD地下公共空間開發有關,需同期建設,共同規劃設計,同期開工。
位于綢帶公園核心位置下方的軌交中央樞紐車站將怎樣設計?周邊如何布局?該負責人介紹,環線與M1線兩條軌交線路在綢帶公園核心位置下方相交,實際上有兩個車站,中央樞紐車站其實是十字換乘場,地下空間圍繞車站生成,往北有跨越新濼大街和地下環路的空間,可以連接新濼大街以北的兩個超高層,出來就是鋼廠文化公園。
車站設計采用國際先進理念,與地下商業無縫對接,與日本、香港地區的做法一樣,乘客無需走老式地鐵那種上上下下狹窄的通道。該負責人說。
從車站出來,走多遠能到周邊代表著新天際線的塔樓?記者了解到,從地下一層走出,到達周邊塔樓或下一個換乘點,步行距離在300米左右,走5分鐘以內,這是商業設計中一個比較舒適的步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