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用文化傳承滋養城市“靈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02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文化,是一座城市獨一無二的財富,不同的地理位置、民俗習慣、歷史積淀,便匯成了不同的傳統文化。生活中,無論前往哪一座城市,我們都想去探尋城市最深沉、最厚重的歷史文脈、文化遺產和文化傳承,這也是我們內心與文化息息相通的最好詮釋。

        縱觀世界,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位于多瑙河畔的維也納,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筑,唯有“音樂”吸引了貝多芬、莫扎特等眾多音樂家前往,他們繼承了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也創作了無數聞名世界的音樂作品。維也納悠久的文化遺產延續至今,這座城市的名字始終和音樂連在一起。

        一座城市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一株深扎于土壤的古樹,它不僅在千年前花開一樹,讓人們看到它的絢麗多姿,于千年之后依然芳澤四海,以更加蓬勃的姿態煥發出亮麗風姿驚艷于世。“秦淮燈彩甲天下”,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元宵節,朱元璋別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萬盞水燈,于是從明代開始,秦淮河畔燈火之盛天下無雙。在700多年后,丁酉年元宵節當天,秦淮燈會人流總量超過60萬人,不管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想去重新拾回兒時的記憶,還是慕名而來的尋訪者想去一睹秦淮燈彩的風采,這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渴求,更是對一座城市文化傳承的回饋。

        創新發展延續著城市命脈,文化傳承滋養著城市“靈魂”,它可以打破古今、東西之間的壁壘毫不違和的融入,無縫隙的并肩存在。遠近聞名的金雞湖李公堤將獨一無二的風景與歷史及現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堤上吳儂軟語的昆曲評彈配著清雅的碧螺春茶,蘇繡活潑的針法、細致的繡工落在西式餐廳里美女的旗袍上,門庭若市之間,千年的文化古韻無聲地滲入城市的每一寸“肌膚”,于是城市有了意想不到的薪火相承。多少年來,蘇州一直是富庶之地,強勁的經濟活力博得無數人關注與喝彩,豐富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魅力贏得人們的青睞與向往。省委書記李強在蘇州調研時說:“希望進一步挖掘豐富的歷史文化,立根鑄魂,著眼長遠提升發展層次和格局。”蘇州自身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雙面繡,一面繡著傳統文化,一面繡著經濟發展,兩者攜手而行同向發力,讓“人間天堂”名副其實。

        傳統文化根植于城市“肌體”的血脈中,是任何一座城市都無法抹去的“靈魂”,只有觸及到“靈魂”深處,才會了解到這座城市的底蘊,于底蘊中發現這座城市的深度和氣度,發現它的魅力和品味。城市“靈魂”需要傳承來滋養,以保持它最初動人的模樣和被重新激活后的鮮活姿態。透過文化看一座城市曾經的音容笑貌,人們的勤勞和智慧一覽無遺;通過文化傳承看一座城市今天的內涵修養,現代城市在文化的浸潤中散發陣陣幽香,文化則就在薪盡火傳中熠熠生輝。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