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生態景觀效果圖
昔日排污渠即將華麗變身為城北群眾受益的幸福河!6月1日,西安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正式開工。據悉,此項工程是西安市河長制啟動以來,在19條市級重要河流里首個開工建設的工程治理項目,明年5月底,隨著工程的全部完工,幸福河將徹底告別黑臭,沿線將建成一座占地400多畝的生態公園,真正成為百姓受益、名副其實的“幸福河”。
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幸福河成了“臭水河”
“在臭氣熏天的河邊生活了這么多年,終于盼到了污水變清的這一天!”6月1日,在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開工儀式上,柳林村村民一個個喜笑顏開,多年的愿望如今就要實現了。
“幸福河始建于1958年,原名叫幸福渠,全長9.8公里。作為西安市五大排水系統之一,幸福河一直是西安城北一條重要的排洪河道和排污渠道,承擔著徐家灣、未央湖、北客站地區等35平方公里的城市雨洪排放任務。”市水務局副巡視員岳益峰向記者講述幸福河的過去,由于西安地勢南高北低,城市污水、雨洪等,都是通過幸福河等幾條河流直排渭河。
“夏天開車走到河邊都覺得臭氣熏人,何況在這兒一住就是多年的村民呢。”岳益峰感慨地說,以前雖已多次治理,但仍然存在未治理段防洪標準低,河道淤積、污水直排、垃圾亂倒等問題,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和沿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擱置了多年的項目
如今重新規劃開工
2005年,幸福河整治總體規劃出爐,中游段3.1公里因周圍居民多、廠礦多、動遷難度大等一些實際困難,遲遲沒有動工,一直擱置至今。
今年1月,西安市開始推行“河長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鑫擔任幸福河市級河長,專門與相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下發任務督辦單、建立情況周報等制度,明確責任,層層加壓。
2月17日,楊鑫第一次到幸福河履行河長職責,把脈河流整治工作;3月23日,楊鑫帶領相關部門再一次來到幸福河現場調研,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對未改造段規劃建設方案進行了調整,明確提出“要抓住治污截污和引生態水這個關鍵,全力推進幸福河綜合治理提升工程建設,將幸福河改造成清水河、生態河、景觀河、民生河,變成沿線群眾受益的幸福河”;3月27日,市紀委和相關部門對幸福河未治理段排污情況進行暗訪,出動無人機對排污口進行航拍檢查;4月14日,幸福河征地拆遷工作正式啟動;6月1日,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正式開工……
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工程從規劃調整、征地拆遷、項目審批到動工,前后僅用了2個多月時間。“征地拆遷涉及30多家單位、若干個村,遷墳1500余座,征地拆遷速度快,效果好,無一例上訪,體現出了極快的西安速度。”未央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姓對幸福河治理寄予了極大期望,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配合。
將打造親水平臺
建成生態公園
6月1日開工的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將用一條河道景觀長廊,將整條河道景觀串成一個整體。同時,將河流生態功能、自然涵育功能、景觀美化功能緊密結合,通過區域截污、清水引流、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建成一個有功能濕地、有綠化景觀、有親水平臺、有休閑廣場的占地400多畝的生態公園。
據悉,幸福河綜合治理及生態景觀提升工程總投資3.3億元,由生態引水、排洪箱涵、區域截污和生態景觀工程組成。其中,生態引水工程計劃新建液壓翻板景觀攔河壩一座,壩長9米,壩高3米,經尚苑路3.2公里管道進入幸福河,以解決幸福河截污后清水補給問題。
排洪箱涵工程計劃新建長1610米、高4.1米、寬7.5米的排洪箱涵。
區域截污工程計劃新建截污管道8.4公里,將區域污水全部截流送第十污水處理廠,徹底解決區域污水直排問題。
生態景觀工程全長1.4公里,由休閑廣場區、濱水景觀區、入口湖心區、濕地生態區四大片區組成,按照城市公園的標準,計劃新建景觀水面95.4畝,景觀橋梁2座,跨水汀步3處,防汛搶險、自行車及人行步道11.2公里,栽植喬灌樹木110.3萬株、草坪10.2萬平方米、新建景觀濕地31.17畝。
據悉,今年11月,一期工程將完成河道治理、全面截污,引清水入河,使幸福河從污水河變成清水河;明年5月底,整個工程全部完工,徹底改變沿岸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為城北和大西安發展平添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