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評論:城市建設不要留遺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5  

        近日有(武漢)市民通過“城市留言板”反映:駕車進入地下隧道后,廣播信號會出現中斷。本報記者采訪調查發現,廣播信號需要通過一定的設備才能傳播到地下隧道,除了長江隧道、水果湖隧道,我市地下隧道多沒有相應設計。

        這看上去是一個小問題,廣播暫時中斷,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這種體驗并不友好,傳遞了一種粗陋的印象。從普通市民眼光去看,這些細節中可以感受到設計建設者是否貼心,對人是不是很尊重。一座城市的內在品質,歸根結底都在這些細節體驗之中,人們的這些經歷多了,對城市品質的印象就會減分。

        長江隧道修建以前,地下隧道安裝信號設備或許不是一個硬性要求。過去,無線信號沒有全覆蓋的時候,電梯里打不通電話,隧道里聽不到廣播,也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現在城市環境品質不同以往,市民的要求也在提升,新的標準衡量之下,過去的許多設計就會顯得粗糙了許多,甚至面臨功能“補課”的問題。

        但城市建設走回頭路并不輕松,有些“補課”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甚至根本不可能。比如隧道加裝信號接收設備,這不是能力上做不到,而是工程量實在太大,太復雜。如果當初的建設設計考慮更周全一些,現在就不會面臨這種尷尬。在這個意義上,城市建設精益求精,在細節上有追求完美的努力,其實也是為了避免日后留下遺憾。

        過去,許多城市都經歷過一個拆而復建的過程,過時的建筑可以拆掉,規劃得不好可以推倒重來。到了城市化中后期,就不可能再重復這個過程,城市規劃建設沒有多少試錯的機會。一座座橋梁修好了,一個個地下隧道貫通了,周圍的交通布局跟著大規模發展起來,這就根本容不得回頭去修修補補,城市建設留下的一些遺憾,可能將成為永久的遺憾。

        城市在快速發展,市民需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豐富,今天的標準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這就要求城市建設有更多前瞻性的考慮,盡可能充分的考慮到市民的感受,盡可能想到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在設計之初予以完善。所謂“百年眼光”,正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僅僅是每一個工程項目要有精品意識,也要考慮到城市的發展變化,一個工程有遺憾,最終就會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短板,影響到后續的發展建設。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