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后的興慶宮公園南大門效果圖
59歲的西安興慶宮公園南大門終于要改頭換面了。6月13日,曾經給幾代人留下記憶的木結構屋頂已經拆除,新建大門將采用框架和古建木結構,同時還將增加LED燈光來豐富夜間景觀,年底竣工后會成為興慶宮公園最能體現唐興慶宮恢弘氣勢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興慶宮公園南大門拆除了
6月13日中午,記者來到興慶宮公園南門看到,原大門主體已經被拆掉,從南大門西側的臨時通道進出公園的市民、游客不時停下來觀看新大門的效果圖。69歲的市民曹大爺說,興慶宮公園是1958年在“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起來的,至今有近60年的歷史。南大門是公園的正門,也是公園的主要景觀之一,凡是來這里游玩的人,不論年齡大小和性別,都會站在大門口拍照留念。“這個大門可以說留下了幾代人的記憶,我和家人、親友也不例外,尤其是家里來親戚了,就會帶進興慶宮公園轉上一圈,然后站在大門口拍個合影。”老人望著眼前的場景說著。
新建大門主體11月15日完成
據現場的施工人員講,原南大門為單層單檐仿唐建筑,由通陽門、連廊、亭廊三部分組成。建園初期,由于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所限,結構簡易,經過數十年的風吹雨打,如今已破損嚴重。拆除前,大門內看上去奢華綠色的“琉璃瓦”實際上是刷了油漆的石棉瓦,石棉瓦上的綠漆大部分已經脫落,露出了灰白色底色。椽子上鋪的是竹席,很多梁柱是用廢棄木料拼接而成,房頂多處漏雨。一些內部柱梁出現了裂縫、腐朽現象。
該園一位工作人員說,當年修建這座大門時,很多材料都是從社會上征集來的舊房子木料,柱子都采用的是包芯柱。由于常年缺乏資金維護,經過59年的風風雨雨,多處結構已經松動,個別部位還有脫落的危險,安全隱患嚴重。鑒于此,興慶宮公園根據西安市建委的安排,開始對南大門進行翻建、油漆彩畫、景觀亮化等改造工程。大門的維修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預計在11月15日完成主體建設,二期視木材干燥程度擇期漆畫。施工期間,游客可從南大門西側的臨時通道出入。
據介紹,新的南大門建筑總面積1240平方米,采用框架和古建木結構,同時將增加LED夜間照亮,豐富夜間景觀,使南大門成為興慶宮公園最能體現唐興慶宮恢弘氣勢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興慶宮開放時間調整
為了不影響市民正常入園,也不影響正常施工,興慶宮公園對開放時間進行了調整:5-8月為5:30-20:00;3、4、9、10月為6:00-19:30;1、2、11、12月為6:30-18:30。關于施工期間開辟的臨時通道,眾多市民游客都表示理解。每天都和老伴來公園跳舞的陳先生說:“臨時通道就在大門旁,工程外圍都有提示,很好找,對我們跳舞沒有任何影響。明年就是興慶宮公園60歲生日了,改造南門是件好事,希望新的南大門如同效果圖一般恢弘大氣,給咱西安添彩!”
興慶宮公園是1958年在唐代皇宮興慶宮遺址上修建的,新聞鏈接占地面積780畝,其中湖面150畝,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