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起地安門,西至德勝門,全長近1.7公里的北京歷史上唯一一條人為規劃的斜街——有著近800年歷史的鼓樓西大街今天正式啟動整理與復興計劃,西城區計劃用2-3年的時間,將這條大街打造成文化休閑區,通過對沿街六個文化地段、街區內100多戶商戶和單位的“一戶一策”改造,盡量恢復街區原有狀態,從而為全市舊城街區改造與治理樹立標桿。從即日起,廣大市民尤其是地區居民可以前往位于小八道灣胡同的鼓樓西大街整理與復興計劃體驗中心,為復興計劃出謀劃策。
近800年歷史,古跡多違建也多
鼓樓西大街位于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與地安門外大街、舊鼓樓大街、鼓樓東大街在鼓樓相接,逶迤直奔西北,近德勝門而止。街道為東南至西北走向的斜街,全長約1.7公里,平均街寬約20m-26m,是什剎海地區重要的北門戶。
據史料記載,鼓樓西大街是元代劉秉忠奉忽必烈之命規劃元大都時,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要求設計出來的,是北京城內唯一一條人為規劃的斜街。是沿河而建方便居民出行的一條步道,后來隨著河水的枯竭在縮短的河道旁搭建起了民居,形成被后人稱作“水退人進”的局面。幾百年來,作為元大都街道的重要歷史遺存,鼓樓西大街的走向、寬度基本沒有變,街道兩側種植著以槐樹為主的高大樹木,其許多樹木樹齡超過百年甚至千年,經歷了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興衰,是該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
如今,這條從東南至西北走向的斜街道路上車流、人流不斷,路邊停放著大量私家車,自行車道和人行道被占用,整條大街不但擁堵,交通秩序也顯混亂。各種線路橫空,凌亂不堪。大街兩側及周邊,違建多達400多處,其中,百余家各類門店,違建達200多處。從大街望去,已難看出老城古街的原貌。西大街北部的廣仁寺內甚至已成了大雜院。
六大地段展現六大文化狀態
據西城區副區長徐利介紹,此次鼓樓西大街整理與復興計劃將遵循城市建設、街區治理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當前北京市深入開展拆除違法建設和封堵“開墻打洞”的基礎上,采取“整體提升,以點帶動,以區發展,遠近結合,分步實施”的工作策略,計劃在三年內完成街區總體提升、歷史文脈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實現這一歷史街區的全面復興。
據悉,鼓樓西大街的改造與北京其他街區改造有兩點區別:一是改造不局限在街道的整治,而是從街面向縱深延展,與名城保護相結合;二是在改造中不會保留任何一處違章建筑,盡量恢復到街區原有的狀態,并與業態提升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相結合,將之打造成為什剎海景區北端一處幽靜的休閑時尚區。改造后的這條大街,人流相對較少,街面上人、車分離,外立面與胡同肌理文脈協調統一。
根據整理與復興計劃,西城區相關部門將在一年內開展空間品質提升工作,徹底拆除兩側違法建設,封堵“開墻打洞”,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業態;一至兩年內,開展片區規劃提升工作,梳理街道空間,逐步騰退重點文物及潛力院落,進一步開展地區業態調整工作;三年內帶動地區的全面復興。
據悉,改造后的鼓樓西大街將分成六個文化地段,市民和游客通過近千年文化傳續不同地標建筑及風格,可領略北京舊街區的新面貌。從西北的德勝門進入鼓樓西大街,最先體驗的是“文化探訪”,這一地段結合“果子市”的商業文化脈絡,將讓游客體會到百年“商市”的風貌;接著進入“休閑之地”,人們能看到后海夾道中的歷史原貌,看看老宅子、關岳廟,在樹蔭下的路椅上乘涼;走進西大街的文化劇場,可以感受“當代藝術”的魅力;在社區民宿,能體驗到北京普通“百姓生活”;到嘻哈包袱鋪可欣賞“傳統文化”;沿途還能體驗運河文化和中軸線文化的“博覽傳承”。
百余建筑“一戶一策”重現歷史風貌
圖片均由人民網 鮑聰穎攝
為了更好地體現治理與提升并舉,居民與政府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西城區專門建設了一個鼓樓西大街整理與復興計劃體驗中心,全面展示整理與復興計劃的相關工作內容,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建議。此外,還設立居民議事廳,主動邀請專家和社區居民來為街區整理建言獻策。
徐利表示,鼓樓西大街的改造可以說是在街區改造中,目前唯一經過北京市名城辦組織專家進行街區整理方案論證的項目。改造后的街區既符合大城市發展的需要,又遵循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原則。在改造中,將根據不同的需求,對街區內100多戶商戶和單位采取 “一戶一策”的原則。也就是說,每一戶的改造提升形式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展示出來的建筑型制,在依據舊城肌理、協調統一的原則下,會展現出從元代至明清、民國,以至現代、當代不同的風格,也顯示出北京城市千年來的發展變化。在整理與復興過程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全拆掉再修復,而是談妥一戶修復一戶。
據了解,西城區將從外部秩序到內部業態、從車行組織到人行系統、從街區整理到片區復興三個層面,立足于街區現存的公共空間占用、停車設施匱乏、設施布置雜亂、街道設施缺失、現有業態低端、配套商業不足以及傳統風貌流失等問題,在全面提升街區品質的基礎上形成地區新的發展動力,探索北京舊城街區治理的新模式,其中,在街區業態的調整布局中,西城區相關部門將有效引入生活性服務業,進一步方便周圍群眾生活,從而真正實現“六位一體”和“十有十無”的街區整理與復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