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貫徹《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城市雙修)和《城市設計管理辦法》中“塑造城市風貌特色”的要求,落實《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以珠江為脈絡”,優化提升一江兩岸三帶、整合沿江景觀資源、建設高品質生態文化旅游岸線、提升珠江景觀帶等工作部署,市國規委開展《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三個十公里)城市設計與景觀詳細規劃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的編制工作,并于6月6日組織召開了《導則》中期成果專家評審會。
評審會邀請住建部城鄉規劃司汪科處長到場指導,張宇星、呂傳廷、李郇、袁奇峰、李迪華、馬小毅、袁大昌、李正平等多位專家學者及廣州市各委辦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專家組高度評價工作成果內容,認為項目工作組織細致,基礎工作充分扎實,規劃成果內容全面,能夠很好的描繪未來廣州濱江規劃建設的場景,一致審查通過中期成果。同時,專家組指出,規劃應進一步明確珠江景觀帶未來濱水空間設計的價值觀,塑造廣州國際品質的濱水形象,深化珠江兩岸公共、活力、特色等內容,重點考慮生態、人性化等發展理念,保障城市設計的實施。
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三個十公里)西起白鵝潭,東至南海神廟,河道全長約34公里,劃分為西、中、東三個十公里。《導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理念,構建創新產業空間網絡,傳承廣州海絲與近代革命文化特色,營造面向未來的空間發展形態。
下一步,市國規委將認真落實完善專家組意見,明晰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凸顯廣州城市精神,剛性管控和彈性指引相結合,將城市設計落到實處,打造公共、活力、開放、共享、特色的珠江景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