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臺位于海埂會堂對面 周明佳 攝
下沉式親水景觀臺效果圖
自4月1日以后,草海大壩就開始封閉提升改造。兩個月過去了,施工進度如何?改造后的大壩有何亮點?4日,負責(zé)草海大壩加固提升及水體置換通道建設(shè)工程(下稱大壩工程)投資建設(shè)的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zé)任公司(下稱滇投公司),舉行了工程進展通報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大壩工程的最新亮點——壩體面積將增大一倍,正對海埂會堂的壩段將新增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下沉式親水景觀臺。
親水
新增約2000 下沉式景觀臺
施工現(xiàn)場,記者看到了此次大壩工程最大“彩蛋”的輪廓——正對海埂會堂壩段施工處的草海水域,漂著一圈白色充氣袋,從施工壩體向外挑出,呈長方形。
“白色充氣袋圍合區(qū)域,就是大壩工程將新增的下沉式親水景觀平臺。”滇投公司項目負責(zé)人胡家奇介紹,大壩工程高度為海拔1889米,平臺為1887.5米,“下沉高度1.5米,可從大壩平面下樓梯抵達平臺。”
胡家奇介紹,親水平臺今后將成為整個大壩最親近水面的空間,喂鷗、觀景都好。
從效果圖上看,親水空間四周有略帶裝飾的欄桿圍繞,晚上還環(huán)繞著柔和暖光亮化美化,營造出浪漫氛圍。
胡家奇說,親水平臺的高度設(shè)置還考慮到草海20年一遇的洪水高度1887.2米進行測算,“既要有親水效果,也盡量避免水體沖上平臺造成不便。”
“我們將盡量少動原有綠化,并根據(jù)綠化來確定休息亭等附屬設(shè)施的數(shù)量。”胡家奇說,大壩工程最終采用的顏色將與過去一致,海鷗飛臨時,不會覺得變得太陌生。
草海大壩面積將翻倍 正在建2000 下沉式親水景觀臺
治污
20個收集井專門排藍藻
滇池湖面常年盛行西南季風(fēng),水面漂浮物及藍藻常會富集到壩體邊緣。為了精準(zhǔn)改善大壩周邊水質(zhì),工程將在新增壩體下方新建20個升降閘門收集井及2.4公里鋼管藍藻收集通道。
“藍藻被吹到大壩時,通過中控監(jiān)測打開收集井的迎水閘口,將富藻水收進收集井,通過收集通道排到西園隧道,再進行下一步處理。”工程項目部負責(zé)人介紹,目前草海水體置換通道僅有牛欄江—大觀河一條,每秒進水10方(噸),同時草海也向西園隧道每秒排走10方水。有了藍藻收集井,可以做到精準(zhǔn)置換和收集,有針對性、選擇性地排走比較臟的水體。
除了大壩周邊區(qū)域,還在大壩不遠處的船房河入湖口(觀景路西福路交叉口附近)新建翻板閘門1座,閘門長30米、高3米;永昌濕地外圍新建10米 8米的三口藍藻收集井4個。遠近結(jié)合,綜合改善臨近大壩的水域和周邊稍遠水域的水環(huán)境。
草海大壩面積將翻倍 正在建2000 下沉式親水景觀臺
加固
1200余根鋼管柱撐起壩體
施工現(xiàn)場可見水體中插著不少藍色鋼管柱。“鋼管柱直徑60厘米,將在大壩迎水面安裝1200多根。”工程負責(zé)人介紹,目前兩排鋼管柱出水長度和水下長度都約為1.5米,水底部分則為23米。“要讓鋼管柱穿過水底淤泥,固定到最下層的硬底,充分保障、支撐壩體安全。”
若以住宅樓房平均層高3米來計算,26米高的鋼管柱將近9層樓高,用于支撐大壩親水平臺鋪裝的硬地。
目前,大壩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和設(shè)備采購基本完成,大壩加固鋼管柱完成60%,頂管工作井和接收井施工完成一半,永昌濕地段鋼板圍擋基本完成,施工進展順利,工程計劃10月10日完工。
草海大壩面積將翻倍 正在建2000 下沉式親水景觀臺
會污染嗎?
土工布蓋住渣土作業(yè)區(qū)噴著水霧
在滇池水面和水邊施工,不少市民最關(guān)心是否會對水體造成污染。記者在施工現(xiàn)場看到,工程全場全封閉施工,隨處可見安全警示標(biāo)志。工地上嚴格采用了大量土工布遮擋渣土。記者采訪時胳膊上不時還會感受到水霧噴來,這是作業(yè)區(qū)灑水降塵的措施。工地還設(shè)置了泥水處理裝置,嚴格清洗車輛,及時清理道路渣土,避免施工過程中污染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