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1日召開的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通州區區長張力兵透露,從去年開始,12支國際頂級的設計團隊開始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總體設計。目前,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導則和通州區全域總體規劃正加緊編制。
城市副中心詳規抓緊編制中
通州全境共906平方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通州城區的范圍,面積為155平方公里,其中6平方公里為行政辦公區。
中央明確要求,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通州時進一步指出,不但要搞好總體規劃,還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筑物的設計。
從去年開始,市規劃國土委與通州區共同聘請了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2支國際頂級設計團隊,開展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6處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此外,還委托了國內外優秀技術團隊開展了17個專項規劃編制和15個專題研究。
張力兵透露,目前,團隊正在抓緊編制北京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導則和通州區全域總體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還考慮到了城市副中心與北京東部各區及天津、河北接壤區域的協同發展問題。
23個委辦局進駐通州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黨中央的重要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步伐,提升管理水平,今年2月,23個市級委辦局各自組成不少于5人的工作專班,進駐通州對口單位,合署辦公,形成了專業幫扶、市區融合的推進機制。
23個專班先后梳理出147項城市管理中的重點任務,目前都在積極推進。四個月來,專班編制完成了城市副中心城市管理方面的規劃,按核心區標準制定了一批城市管理的規范和標準,完成了一批重大項目的推進,針對城市管理的難點進行了創新突破。
今年年底前,部分市級機關將啟動搬遷。目前,行政辦公區各標段的主要工程開展順利。通州區將在交通、公共服務、后勤保障等各方面,保證市級機關平穩健康運轉、隨遷公務人員生活便捷。
運河文化融入城市建設
明清時代,通州是漕運重地,其命脈便是大運河。沿河星星點點散落著燃燈塔、文廟、路縣故城遺址等文物古跡。
目前,通州區正編制“三廟一塔”景區規劃、路縣故城遺址保護規劃,以及張家灣、漷縣兩大古鎮舊貌重建的前期研究,將運河文化融入城市建設的各個環節。同時,與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共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開發建設,高標準對大運河進行水質恢復、綠化美化。
在生態環境方面,今年年底前,通州區將實現全區無煤化。今年開工和續建35個水環境項目、67個園林項目,建設“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的水環境系統,新增綠地林地2.5萬畝,改造提升4.5萬畝。
安貞醫院、人民醫院、人大附中、景山學校、北海幼兒園都將加速落戶通州。體現城市綜合功能的歌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也正加緊規劃和選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