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上海將實體書店建設納入城市規劃頂層設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29  

        全民閱讀成為常態,上海書香味越發濃郁。而這座立志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城市并不會止步于此。今年4月,上海市發布《關于上海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將實體書店發展納入城市規劃和發展的“頂層設計”。

        書香是城市的必需品,未來3~5年調整規劃布局實體書店,將是工作重點。

        目前,上海市圖書發行網點約2200家,但隨著城市建設加速,書店在一些大型商業網點和社區還存在空白。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透露,上海的閱讀氛圍很不錯,但發展、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在以色列,平均閱讀量一年為60本,美國20本、日本10本,但上海只有五六本。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海實體書店無論是數量還是品類都遠未飽和,發展空間還很大。

        “未來3至5年內,如何調整規劃布局實體書店建設,將是一個工作重點。”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說,以高校周邊為例,大學生作為網絡原住民更習慣于網上購書,價格敏感度也比較高,實體書店應該在他們的閱讀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既是課題也是挑戰。

        《實施意見》規定,在城市建設中為實體書店預留經營場所,達到8萬人的居住小區應預留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書店面積。上海未來將進一步優化實體書店網點布局,在街區、商區、社區、學區、交通樞紐等區域規劃開設綜合性書店,同時以中小型書店填補城市商業中心、人口導入區域、新興居民區等的“文化空白點”。《實施意見》還建議,上海每所高校周圍應該“至少有一所”成規模的校園書店,并鼓勵在中小學校周邊開辦實體書店。

        徐炯表示,此次上海出臺的《實施意見》有幾大特色亮點:一是從頂層設計高度,將實體書店建設納入城市發展布局;二是在優化實體書店網點布局上,結合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實際,提出“鼓勵和支持國際上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專業特色書店落戶上海”;三是依托上海“文教結合”機制,重點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尤其是加強上海高校校園書店的整體規劃和建設;四是市區聯動,切實發揮區級行政管理部門對本區實體書店的支持力度。

        在上海的城市管理者看來,書香是城市的必需品。實體書店是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載體和公共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出版文化全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也是完整的城市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風景園林網摘編)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