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社科院報告:中國城鎮化進程已經完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05  

        《中國的能源革命——供給側改革與結構優化,2017-2050》上周報告指出,目前全國約70%的人口已經實際進入城鎮及其周邊地帶,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已經完成。

        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表示,“與之相應的,我國大規模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完成,這將大大減少對高耗能的鋼鐵、有色、建材的需求,相關的交通能源需求也將達到峰值。”

        這其中對能源需求影響較為顯著的是房地產建設需求的降溫。根據這份報告,從2006年到2015年,我國相當于為每一個城市人口建成了約50平方米的建筑。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是靠少數人多占房、改善住房條件以及年輕人進入城市后的購房需求支撐的,從總量上說,總供給已經超過了總需求。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70%的能源和電力需求來自工業,而鋼鐵、有色、建材三大行業的能源需求占工業需求的1/3,這三大行業需求下降,還會引起煤炭、電力等相關行業自身需求的下降,預計會帶動1/3能源需求的下降。

        去年9月末,國務院發布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推動新型城鎮化。方案提到,將統籌推進本地和外地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2018年開展對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情況的中期評估,2020年進行總結評估。

        分析師認為,推動戶籍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兩大頂層設計開始進入加速階段,在本輪地產調控背景下,這將促進一二線城市務工人員回流,有助于消化三四線樓市庫存。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