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特色的中心河口鋼橋、融合蛇口工業痕跡的鋼鐵燈塔群、花團錦簇的藍花楹廣場……7月3日,備受市民期待的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西段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它串連紅樹林公園到蛇口,市民可一路漫步,親海賞景,記錄下最美的時光。
分四段生態人文各具特色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西段以前泥沙堆放,讓行人無法涉足。經過兩年的建設,西段讓人仿佛置身一副優美的畫卷之中。
西段全長共6.6公里,東起深圳灣公園西端中心河河口,西至海上世界的延伸公園,分為D、E、F、G四段建設,整個項目的設計理念為“生態、簡約、實用、便民”,段與段之間,從歷史人文,到生態景觀都體現出來不同特色。
其中,D段以“藍花楹廣場”為主題,利用大地造型和紅樹林濕地、生態邊岸的雕琢手段創造出“自然公園”。E段為海灣形態,由于與望海路高差較大,隨著蛇口油庫搬遷,成為高低錯落植栽休閑空間新亮點。 靠近半島城邦、南海玫瑰園等小區的F段,則采用起伏的景觀微丘組織分隔區域,營造出公園與小區、商業街區的互動空間,打造了像閱海廣場、燈塔廣場等一個個帶有都市自然特點的人氣場所。 以漁人碼頭為標志的G段,建設時特意保留原有大規格喬木,并以本土漁船、碼頭為基礎設施,建成蛇口本土漁文化為特色的漁海棧道、蛇口花園、碼頭公園等景觀節點。
高品質建設體現以人為本
作為重點民生工程,濱海休閑帶西段在一開始的規劃上,就秉承以人為本、濱海特色、自然生態、多點結合的高起點規劃建設。尤其在人性化設計上,西段分別設置了專用自行車道、跑步道、觀光步道,在不同的道路上,大家用各自的速度賞析著眼前的風景。
一個精品工程的完工,還需要高品質的管理。這一點,西段不惜余力建立精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這里設計生態草溝形成雨水滯留系統,洗手間設置無障礙廁間、母嬰室,以及沿途隨處可見的直飲水、防水防曬木凳、甚至還有兒童游樂區……事無巨細體現服務水準。再加上高密度引入自然景觀,以及建設藍花楹廣場、海監廣場等10個景觀節點,濱海休閑帶西段對標國際標準,展現了南山獨特的城區特色。
提倡綠色出行齊心維護好秩序
濱海休閑帶西段全線預計開通后,短時間會涌入大量市民前來體驗,南山區相關部門、單位已做好充足準備,加強現場人員、車輛及共享單車的疏導管控,堅持精細化管理服務,為市民提供安全、舒適的休閑環境。
有關部門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因沿線停車位有限,倡議前往參觀時盡量綠色出行,齊心協力維護好現場良好秩序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