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海口六種特色風貌區創造更好城市生活體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05  

        6月29日公示的《海口總體城市設計》,提出了海口城市設計的十五個控制與引導要點,設計了六個特色風貌區,力圖從上述理念出發,落實中央和省里對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加強城市設計工作的要求,明確城市總體形象特征,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優化城市環境品質,彰顯地域特色與 景觀風貌,為海口城市建設和形象塑造提供總體發展思路與框架,從而響應公共意愿,豐富市民生活,創造更有活力的城市空間,為市民帶來更好的城市生活體驗。

        強化城市結構 展示城市形態

        目前,海口城市發展成就斐然,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海口存在濱海形象不突出,高層與標志性建筑分布零散,沒有形成相應的韻律和簇群,從而無法提供有力的城市形象;整個城市還存在建設風格不鮮明、城市色彩雜亂無序等諸多問題。

        以視線廊道為例,《總體設計》提出,通過視覺引導強化城市結構,展示城市形態。依據城市形態特征和景觀分布,建立“城邊看海”、“海上看城”、“城內看城”和“城外看城”等視線廊道,構成城市總體視廊系統,嚴格控制視覺敏感區范圍內城市建設。

        城邊看海,就是選擇魯能海藍椰風、南渡江三水交匯等6處地段,重點塑造城市的標志性海洋景觀。

        海上看城,就是重點打造如意島、海甸島西端觀光塔、葫蘆島、秀英港和南海明珠島,注重塑造由濱海地區觀賞城市的視線廊道。

        城內看城劃分為三種,即憑借南渡江幾個節點來實施的臨水看城,選取幾個重要城市公園來實施的憑園看城,以及選擇海陸空港口來實施的門戶看城等。

        城外看城,就是以馬鞍嶺火山為城外看城體驗節點,注重全局性的景觀感受,重點塑造生態景觀與城市景觀相協調的整體景觀格局。

        引導城市風貌 出臺管控手段

        《總體設計》將海口主城區劃分為特色風貌區和一般風貌區。對特色風貌區內的城市建設進行風貌引導,并提出相應的管控手段;一般風貌區則按照一般城市功能提出通則式的設計指引。

        以濱海風尚風貌區為例,該風貌區范圍包括海甸溪兩岸、秀英港、南海明珠島以及長流片區的濱海地帶。將對沿海岸建筑高度進行管控與引導,使天際線形成富有韻律和層次感的變化;背景建筑在建筑設計中須做到高度和材質的有序、統一,標志性建筑的造型與設計須通過規劃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會進行專門審核;建立串聯整個海岸線的濱海景觀帶,構成濱海景觀游憩系統的主軸,在重要節點處進行重點的景觀設計,并綜合考慮與城市交通體系的接駁設計。

        海口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述提法將根據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最終修改定稿。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