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工路帶狀公園迷彩綠道

勞動公園西北門花壇效果

瀑布效果圖

瀑布效果圖

瀑布總鳥瞰效果圖

建設路馬踏飛燕幸福樹花雕

鋼鐵大街隔離帶花箱
城市園林綠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社會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是改善城市生態的主體,是城市休閑活動的主要載體,也是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
2017年,包頭市園林局圍繞著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啟了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的轉型發展。堅持服務于城市戰略定位和生態文明建設大局,聚焦綠地功能質量提升,聚焦市民綠色福祉的改善,著力提升生態貢獻和服務價值,提升生態承載力;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組織實施了一批綠地景觀建設項目,開展全市公園綠地增彩延綠、提檔升級及綜合整治工作,充分體現包頭特色和包頭風格,形成簡約自然、莊重大氣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
截至目前,包頭市城區已建成公園廣場景點151個,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65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4.06%。
綠地建設“數量”“內涵”并重
按照城建重點項目部署,2017年,市園林局組織實施了11項景觀綠化建設項目,其中10項工程已開工建設,已累計完成產值2.96億元,共栽植喬灌木12.4萬余株(叢),綠籬、地被38萬平方米。
大型公園綠地建設主題鮮明——奧林匹克公園基于二電廠儲灰池原址改造建設,屬城市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在一期工程已建成較完善的綠化景觀和體育配套設施的基礎上,二期工程安排了282米長瀑布景觀和17米高景觀閣建設,7月底完工后,將成為包頭市一處新的地標性景觀;兵工路帶狀公園工程的建設完善了城市北部綠地景觀體系,公園綠道鋪裝、景觀小品選用等均融入軍工文化元素,一處“包頭特產”式公園綠地即將呈現。此外,紀念主題的井坪公園、藏式文化的召廟公園等一批大型主題特色公園的建設,增加了城市綠量,豐富了綠地的文化內涵。
綠化項目安排貼近市民百姓——包頭市公園廣場提檔升級、老舊小區綠化提檔升級工程,拉近了城市綠地建設與市民百姓的距離,提高了市民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生態園林城區苗木種植工程即社會苗木免費派送活動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庭院綠化建設,引導眾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城市綠化建設中,形成了全社會共建興綠的強大合力,目前該項工作已基本完工,共向各區旗縣派送各類苗木260余萬株(叢)。
新技術新理念植入工程建設——在公園綠地設計和工程材料選用方面,優先考慮了海綿城市技術,如兵工路帶狀公園建設兩處小型海綿中轉站,勞動公園、臺地公園設計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奧林匹克公園8000平米生態停車場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鋪裝,以及人工湖生態駁岸、下凹式綠地種植等方式設計選用,有效地發揮了城市綠地自身的滲透、調蓄、凈化能力。目前,依托園林科技含量的提高,依靠管理創新,獨具特色的“節約型”園林模式正悄然形成。
加強維護 挖掘潛力
綠地綜合素質顯著提升
開展公園廣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公園綠地永葆“潔凈美”。
開春以來,市園林局全面展開公園廣場景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內容涵蓋綠地增花補綠、樹木修剪整形、水電暖及園椅更換維修、公廁衛生治理、公園秩序管理等多個方面,提升城市園林綠地景觀,維護城市形象,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以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營造良好景觀生態環境。各公園廣場新(移)植樹木近5萬株(叢)、綠籬、地被3萬余平方米、草花近6萬株,維修更新水、電、暖、園椅、公廁及標示牌等各類設施近200處。針對市民熱切關注的楊柳飛絮問題,園林局采取物理、化學防治措施綜合并用,先后通過高壓水霧噴射、樹木疏伐修剪、藥物針劑注射等方法治理,飛絮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發揮公園綠地宣傳陣地作用,實現公園綠地與城市生活的無縫對接。
公園作為市民休閑健身、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了解知識、獲取正能量的重要陣地。目前,我市勞動公園、八一公園、錦林公園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園的理念,正在規劃建設,讓廣大市民游園休閑的同時感悟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結合勞動公園提檔升級工程,通過景墻、雕塑等形式,融入弘揚勞模英模、大國工匠精神元素,凝聚榜樣精神特質;推動奧林匹克公園的健康主題建設,施劃健康步道區,設置健康知識宣傳欄、提示牌,傳遞健康理念,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積極籌備花雕花箱造景布置,為城市景觀“增色添彩”。
2017年,市區兩級綠化部門計劃在市區重要景觀節點、街區擺放花雕60座、花壇530組。花雕花壇圍繞“祝福自治區、踐行核心價值觀、共創美好生活”的主題,緊扣包頭特色、草原文化,結合經濟發展、文化發展,講述包頭故事,展現包頭市地方魅力和景觀風貌。較之往年,本次花卉布置體量更大、布局更廣、植物品種更豐富,今年還特別增設了鋼鐵大街、阿爾丁南大街、巴彥塔拉大街三條景觀大街的花箱造景。600組花雕花壇和240組花箱相映成輝,打造“繁花織路、姹紫嫣紅”的城市景觀,為迎接自治區成立70周年烘托喜慶氛圍。目前,花雕花箱擺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全市聯動 形成合力
綠化整體水平再現突破
全市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的更高層次,也是促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目前,包頭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正式展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兩級領導機構已組建成立,各級創建指標任務已分解下達,創城配套綠化項目已部署建設,力爭在全區率先摘得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號。
市區兩級同步開展“消除無樹路”工作
2017年,市區兩級道路綠化開展增綠補綠工程,打造道路綠廊,通過“新建道路綠化同步實施、既有道路綠化補植提質、商業街、步行街采用樹缽、花箱和點綴種植”的方式,實施道路多元增綠,進一步加大城區道路綠化力度,確保包頭市城市道路綠化全覆蓋,城區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目前,市本級實施友誼大街、富強路、兵工路等9條新建道路綠化,總長23.6公里,已基本完工,累計栽植各類喬木7000余株,花灌木2100余叢,綠籬2.6萬平方米。市五區和外五區承擔了本轄區的既有道路綠化栽植補植,共栽植喬灌木4萬株叢,綠籬5.2萬平方米。
園林綠化行業管理實現新突破
2017年,市園林局充分發揮行業指導監督職能,建立了市區兩級互通互聯機制,實現全市綠化設計把關、庭院綠化管理、“綠色圖章”施行上的有效突破,組織編制并印發了全市園林綠化設計、施工、養護、考核方面等極具包頭本地特色的園林綠化規程標準,全市綠地建設管理質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同時,市園林局組織實施了全市205個不同層級綠地情況的調查摸底,完善了綠地基礎數據庫,建立了市區兩級一體化資源管理機制。
規劃引領 優化格局
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杰作
今后幾年,包頭市園林綠化將以構建“山河環抱、一心、一環、四帶、六廊、多園”的城市生態綠地空間結構為重點,以規模造綠為主線,以居民密集區增補中小型綠地、開發潛在綠地為輔助,同時,逐步推進立體綠化,提高綠化“覆蓋率”、“綠視率”,不斷增加公園綠地總量,完善公園綠地體系,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范圍,促進城市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性和互融性,預計至2020年,城區公園綠地將達到630處,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14.5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居住用地的比例達到91.5%,市民綠色福祉將會顯著提升。
在建設進程中,包頭市園林綠化更注重于園林綠地與公眾的交流互動,著力建立公眾參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機制,引導人們在舒適愜意的環境中找尋心靈的慰藉,在一個有溫度的公共氛圍中擁抱更舒適的人與自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