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東佛山:超五成市域面積劃入生態紅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12  

        記者從佛山市政府了解到,為進一步明確城市開發建設的邊界,防止城鄉建設用地無序蔓延,佛山近日出臺了《佛山市城市生態控制線劃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要求,佛山市生態控制線劃定比例應達到市域土地總面積的50%以上,同時提出“兩脈、三區、四楔、多片、多點”的城市生態安全和空間格局結構。

        新格局:“兩脈、三區”是重點控制區域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先發區域,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后,現狀建設用地比例十分高。“在尊重城鄉自然生態系統和合理環境承載力的前提下,圍繞保護重點生態要素劃定的城市開發邊界控制界線。”《規劃》中提到。

        記者了解到,《規劃》明確了本次劃線的理由及范圍,“由于佛山現狀建設用地比例較高,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限建區涉及較大數量的復墾用地,從實際情況考慮,本次共劃定生態控制線195152.76公頃,占市域總面積的51.38%。”也就是說,超過5成的市域面積劃入了控制線內。

        《規劃》顯示,佛山市城市生態安全和空間格局的結構為“兩脈、三區、四楔、多片、多點”。其中,“兩脈”為西江和北江兩條帶狀河流廊道。規劃在西江、北江干流和順德水道、東平河的水源保護地段兩側建設各寬約500~1000米的永久性水源涵養林帶。“三區”為三水區內北江干流西側和高明區西江支流南部的兩塊大范圍連綿林地,以及順德南部的河網密集地區和基塘農業地區;“四楔”為4條放射性生態廊道;“多片”為城市組團與組團之間集中的生態隔離綠地;“多點”為城市重要的生態節點,包括高明凌云山、南海區西樵山、金沙濕地等。

        而從各區來看,根據發展程度以及區位不同,也有所不一樣。其中,禪城區劃定生態控制線范圍3232.70公頃,占禪城區行政轄區面積20.98%;南海區劃定生態控制線范圍39242.30公頃,占比36.62%;順德區劃定生態控制線范圍32308.86公頃,占比40.06%;高明區劃定生態控制線范圍70365.17公頃,占比75.03%;三水區劃定生態控制線范圍50003.73公頃,占比60.41%。

        新類別:生態控制線分為4大類

        另外,根據《規劃》,佛山的生態控制線共劃分為4大類別,分別是生態保育用地、休閑游憩用地、安全防護用地,以及墾殖生產用地。

        其中,生態保育用地包括高明合水桫欏保護區、九江水廠等水源保護區,西江北江等主干河流和堤圍、東風水庫等中型水庫及生態公益林。

        休閑游憩用地包括西樵山、九江璜璣鷺鳥天堂、順峰山等風景名勝區,南國桃園、荷花世界等生態旅游度假區,以及數十個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綜合公園。

        安全防護用地主要為基礎設施隔離帶和環城綠帶。

        墾殖生產用地主要為基本農田、基塘系統、生產綠地等。

        嚴監管:分兩級管制區 嚴控建設活動

        《規劃》將生態控制線范圍分為一級管制區和二級管制區。其中劃定一級管制區55572.03公頃,占全市總面積14.63%;劃定二級管制區139580.73公頃,占全市總面積36.75%。其中,市級以上自然保護區,一級水源保護區,省級以上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全省性重要水源林,省內重點防洪堤圍和五大聯圍等,均劃入一級管制區。生態控制線內的其他地域,劃入二級管制區。

        《規劃》要求,生態控制線一經劃定,不得擅自更改。一級管制區內實施生態功能嚴格保護措施,控制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禁止一切與生態保護無關或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活動。除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文化自然遺產保護、森林防火、水源保護、水利、應急救援、軍事與安全保密設施,以及必要的管護基礎設施外,不得進行其他項目建設。二級管制區內以生態保護為主,不得從事影響主導生態功能的建設活動。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