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新三板驚現史上最大退市潮 108家企業排隊摘牌 涉環保4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13  

        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其中,未披露年報的ST巨環、耐諾邦等1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在7月3日開始強制退市,另外包括連能環保、中清能、普爾頓和龍福環能等4家環保公司在內的90家公司則暫緩摘牌,而對于6月30日前已提交了終止掛牌申請的公司,股轉系統將繼續履行主動終止掛牌的審查程序,并將在完成審查后發布終止掛牌公告,另有少數企業涉嫌存在違規等事項,需要查實處理后再摘牌。文末附摘牌企業名單及4家環保公司簡介。

        隨著一年一度的“大考”塵埃落定,新三板史上最大規模的摘牌潮即將來襲。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股轉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

        未披露年報的ST巨環、耐諾邦等1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在7月3日開始強制退市,另外90家公司則暫緩摘牌,其中對于6月30日前已提交了終止掛牌申請的公司,股轉系統將繼續履行主動終止掛牌的審查程序,并將在完成審查后發布終止掛牌公告,另有少數企業涉嫌存在違規等事項,需要查實處理后再摘牌。

        今年以來,每月掛牌數量增速在逐步放緩,快速擴容時代已經過去。隨著各項制度陸續完善,新三板也將逐漸完成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

        最大規模處罰

        6月23日,股轉系統剛剛作出了新三板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處罰,共480家企業在同一天收到股轉系統的監管函。

        根據公告,截至2017年4月30日,新三板共計55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度報告。除了已經在披露截止日前提交了終止掛牌申請以及于2017年4月掛牌且在合理時間內披露了年報以外的79家掛牌公司,最終480家公司及相關負責人被采取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早在兩個月前,股轉系統就暫停了未披露2016年年報的559家掛牌公司股票轉讓。根據規定,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決定自5月2日起暫停上述未按期披露年報公司的股票轉讓。

        作為過去一年企業狀況的反饋,披露年報是掛牌公司的基本義務。對于未能按時披露年報的原因,一位來自東吳證券新三板部門的不愿具名人士表示:“一部分是由于業績出現較大的問題,另一部分公司則屬于計劃轉板、并購等故意不披露,轉板本身就要從新三板退出,索性不披露直接被摘牌。”

        根據官網公布的信息統計,108家被摘牌公司由49家券商督導,其中中泰證券是摘牌項目最多的主辦券商,共計8個項目將被摘牌;排名第二的是安信證券,共有6個項目上榜;此外,光大證券、國信證券、申萬宏源和中信建投各自均有5個項目被摘牌,并列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股轉系統表示,被摘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摘牌公司相關事宜并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摘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摘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資經理吳東(化名)表示:“這應該是大部分公司沒有被立即摘牌的原因,如果新三板企業不披露年報就能被強制摘牌,對企業來說這是時間最短成本最低的退出方式,但受損的會是投資者。”

        7月3日起,首批18家公司已被強制摘牌。整理發現,18家公司中有16家在掛牌期間未發生任何交易,另兩家公司雖然有交易記錄,但在6月30日發布了主動摘牌公告并公布了異議股東回購方案。

        其他尚未被摘牌的公司將需要妥善解決相關事項通過審查程序后摘牌。

        上述東吳證券新三板部門內部人士表示:“剩余的90家公司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完成審查后分批排隊摘牌。”

        新掛牌增速放緩

        實際上,新三板已成為IPO最大后備軍。截至2017 年6 月27 日,共計101 家新三板企業處于IPO 排隊審核狀態,其中40 家企業申請主板上市,12 家企業申請中小板上市,49 家企業申請創業板上市。在將被摘牌的108家公司中,其中有4家企業處于IPO輔導狀態,分別是深裝總、達海智能、鋼鋼網和廣聯航空。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辦法(試行)》,新三板掛牌公司因違反規則在1年內被多次實施自律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的,股轉系統可以限制其變更轉讓方式、發行融資、并購重組等業務的辦理。并且,股轉系統定期在官網公布對自律監管對象實施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的情況,并向中國證監會備案。

        而被出示警示函是否將影響IPO進程,上述東吳證券新三板部門內部人士認為:“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不按照規定披露年報說明企業存在誠信問題,對投資股東不負責任。最終影響有多大還不確定,目前也沒有相關的案例,不過新三板的自律監管函主要還是起警示提醒的作用,處罰的力度并不算大,決定是否能夠IPO應該要看各項指標進行綜合考量。”

        東莞證券分析師付豪指出,監管趨嚴仍是新三板的主旋律,有進有退的制度設計保證了市場持續凈化,不按規定披露年報說明企業存在誠信問題,對股東不負責任,或影響未來的企業上市。

        股轉系統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為11314家,其中創新層企業1392家,基礎層9922家。不過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明顯放緩。

        根據股轉系統披露的月度數據,今年1-5月,新增掛牌公司分別為291家、303家、266家、90家和131家。去年同期分別為494家、203家、523家、596家和491家。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前5個月,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為1081家,僅為去年同期新增掛牌數量2307家的46.86%,不足去年同期一半。

        根據聯訊證券統計,截至6月23日,新三板市場今年上半年共掛牌企業1291家,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447家新掛牌企業數量減少47.2%;平均每月新增企業數量為200家左右,尤其是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每月新增企業僅有100余家,平均每個交易日有5-6家新增掛牌企業。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認為,新三板擴容速度放緩主要基于三大因素:首先,隨著負面清單的提出,新三板掛牌門檻相對去年有所提高;其次,由于前幾年大擴容,許多企業已經在新三板掛牌;再次,部分優質新三板企業加速沖刺A股市場。這顯示出新三板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在下降。

        在新增數量放緩的同時,新三板市場正逐漸從追求數量的時代轉為追求質量。

        廣證恒生總經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認為,一方面,掛牌企業在數量上將呈現動態平衡特征,脫離野蠻生長的狀態;另一方面,掛牌企業實現優勝劣汰,在質量上不斷提升。并且未來隨著新三板終止掛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與落實,新三板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特征將會愈加顯現,新三板整體市場的企業質量也將不斷提升。

        附1:未在2017年6月30日前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的公司名單

       

        附2:4家環保企業簡介

        1. 連能環保

        上海聯能機電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采取母子公司分工協作的經營模式。連能環??萍贾饕撠煾叨酥悄茉O備及產品的銷售和前期研發,而產品生產的原材料采購、產品制造,以及售后服務等則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龍能自動化負責。連能機電科技負責有關環保項目,健康項目、各類傳感器及遠程監控等智能化可穿戴新產品的研發應用,向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聯網數字技術方向發展,進行相關的大數據采集匯總分析,以便提供帶實時反饋功能的軟件程序應用后臺服務。公司通過研發、生產、銷售汽車安全領域、環保領域在內的高端智能專用成套設備及生產線和實驗室產品實現工業上的業務收入,并在技術服務及研發成果轉化方面增加營收。

        據連能環保2016年上半年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未產生營收,上年同期為243.06萬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6.88萬元,較上年同期-1.49萬元,虧損增大;基本每股收益為-0.15元,上年同期為-0.002元。

        2. 龍福環能

        2015 年10 月23 日,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公司是處于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的生產商,通過自主知識權高新技術,利用廢舊聚酯瓶為原料,生產再生滌綸長絲纖維及毛毯、地毯等紡織品。

        2015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為 1,621,002,791.50元,比上年末1,478,286,843.20元,增長了9.65%;負債總額為1,239,855,948.79元,比上年度末的1,326,846,367.74元,減少了6.56%;凈資產總額為 381,146,842.71元,比上年度末的 151,440,475.46元,增長了151.68%。

        3. 中清能

        中清能綠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核心技術服務全球的太陽能發電綜合方案解決商,主營業務為太陽能光伏地面電站、屋頂電站、微網及離網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與運行維護;太陽能光伏電站工程承包;太陽能光伏發電資產處置及交易咨詢服務;太陽能發電設計服務;太陽能創新應用技術研發和服務。

        公司2015年的業務內容以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移交、運維的BTO模式為主,項目運作以項目公司工程總承包為基礎,拓展了各類融資渠道,并與國內主要光伏電站運營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從傳統的EPC業務擴展到項目開發、融資、運維的下游產業鏈的多方面布局,從而使主營業務毛利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7.4億元,凈利潤7693萬元。

        4. 普爾頓

        昆明普爾頓環??萍脊煞萦邢薰緞摻ㄓ?003年9月,是昆明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屬昆明產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控股企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資金1.4億元,2016年8月25日掛牌新三板。公司主要致力于城市和農村的環境建設新型材料的研發和生產?,F已開發生產并用于工程建設的產品分別有塑料排水管材、塑料檢查井、塑料污水井、塑料電力井、塑料通信井、塑料閥門井、塑料水表井、SMC模壓化糞池、雨水收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等新型節能產品,擁有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近百項。

        根據新三板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前三大持股股東為昆明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周聽昌、福建省新世紀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股45.11%、14.85%、7.32%。根據披露信息,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為1.08億元,利潤1231萬,凈利潤983萬元。2016年年報未按時披露。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