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土地整治藍皮書》在京發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17  

        前不久,《土地整治藍皮書:中國土地整治發展研究報告NO.4》在京發布,以年度性研究報告形式,全面反映了2016年我國土地整治發展實踐、綜合成效、探索創新。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土地整治工作充分彰顯“1+N”綜合效益,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大顯身手,極大地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記者從這份藍皮書看到,“土地整治+生態治理”的模式,在改善人居環境和建設美麗鄉村方面成交顯著。部分地區遵循尊重自然風貌、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最大限度保護農耕文明和鄉村景觀文化的原則,在土地整治中實現農業景觀、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的有機結合,建成居住現代、就業便利、環境整潔、鄰里融洽的“小規模聚居、組團式布局、微田園風光、生態化建設”美麗鄉村,讓農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各地在土地整治實踐中融入生態、人文景觀保護等理念,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加強農田生態景觀和農村鄉土風貌建設,充分發掘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滿足了民眾鄉村旅游、休閑等需求。

        藍皮書指出,各地通過積極踐行“土地整治+”理念,推動土地整治與多元要素跨界融合,發揮土地整治在吸引產業落地、整合統籌資金、促進生態環境治理修復等方面的聚合作用,充分發掘土地自然資源、農田生態景觀和鄉村文化價值等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市場核心競爭力,讓土地整治成為新常態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平臺和抓手。

        而根據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2016年開展的土地整治拉動投資實證研究課題成果,通過土地整治建設高標準農田,投資拉動效應達到3.28,即每投資1萬元,可以直接拉動相關行業投資2.28萬元。如果將間接拉動投資和延伸拉動投資計算在內,土地整治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系數將達到4.0左右。為此專家預期,“十三五”期間全國通過土地整治要建成2.3億—3.1億畝高標準農田,總投資約需4100億—5600億元,土地整治對經濟的拉動撬動作用可以想見。

        據了解,《土地整治藍皮書》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藍皮書課題組組織編寫,今年首次面向社會公布。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