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寧波為公建綠化出臺新政 新建筑綠化是標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27  

        在一座城市登高望遠,死氣沉沉的“鋼筋水泥森林”不免令人審美疲勞;再設想下,眼前一片片的灰色屋頂被大面積的綠化覆蓋,又將是怎樣一番賞心悅目的景象?

        這番景象未來幾年將在寧波逐步實現,本月,寧波出臺《寧波市建(構)筑物立體綠化實施導則(試行)》,原則上強制性規定,今年9月1日起,全市范圍內的新建、改擴建的公共建筑,以及新建高架道路、天橋等,必須把立體綠化按一定比例作為“標配”。

        記者了解到,建筑綠化、屋頂綠化已不新鮮,上海、杭州等多地也有嘗試,不過像寧波這樣對公建綠化給予明文規定的,當前在全省尚屬首次。

        從鼓勵到出臺規定50米以下建筑屋頂30%做綠化

        此次寧波出臺《守則》并非空穴來風。早前,2016年5月1日省內出臺的《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第四十條就鼓勵利用建筑的外立面、結構層、屋面進行立體綠化;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寧波市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條例》中也提及,氣象、城鄉規劃、住建等部門在編制相關規劃時,應當因地制宜采取屋頂綠化等措施。

        而9月1日要實施的《守則》明確規定:新建公共建筑,應對高度不超過50米的平屋頂部分實施立體綠化,且屋面綠化面積占可綠化的比例應不小于30%;改擴建的公共建筑,也有同樣要求。此外,對工業建筑的立體綠化也有規定,綠化面積要求不少于建筑表面的20%。

        9月1日開始,上述建筑的建設單位在遞交施工圖審核時,就必須同步遞交對應的立體綠化施工圖,凡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均可以提供綠化施工。

        充分考慮極端天氣影響植物的選擇和保養有講究

        雖說寧波對建筑綠化的規定是新出爐,但是機場高架、環城南路高架等,城管園林部門已經在嘗試垂直綠化,并且視覺效果不錯。期間,也有市民質疑,高架下采光和水分都不充分,并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面對類似疑問,去年市住建委就通過抽樣調研,對植物種類進行分析,發現不同種類效果差異大。像油麻藤、凌霄花等都是比較適宜在寧波種植的高架、爬墻植物。

        考慮到臺風等在寧波容易出現的極端天氣,因此屋頂綠化一般建議選擇植株低矮、生長緩慢、須根發達,抗風能力強、耐寒耐旱、抗病蟲害,并且不易倒伏的花灌木和小喬木。

        《導則》就調研中存在的問題,對屋頂綠化的強制執行范圍、建筑物的荷載設計要求、綠化形式、植物種類選擇,以及包括減碳量、施工和驗收、后期維護等全過程都做出了詳細規定。

        一旦立體綠化逐步推廣、隨著建筑綠化覆蓋面不斷變大,對后期的養護其實是更大挑戰。建筑綠化的施工和養護單位,《導則》要求由業主單位委托具有類似經驗業績并符合工商經營范圍的合法企業來操作。

        美觀之外還能減小熱島效應為海綿城市提供先行條件

        “建筑立體綠化能給城市帶來的當然也遠不止美化一個作用,對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削弱霧霾、過濾初雨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寧波是城建院工程師岳奇峰說,寧波對建筑屋頂的利用率一直不高,有些即便做了綠化但效果不好,很難發揮保溫、固碳等效果,《導則》的出臺將對這項操作規范化、科學化。

        在制定相關規定前,行業人員也曾做過多組比較試驗。就在最近的三伏天在寧波東部新城,附近的兩棟條件差不多的樓,一個屋頂進行了綠化種植,一個則是傳統傳統的面磚鋪設,結果一個大中午過后,兩個屋頂的溫度相差近4攝氏度,屋頂綠化起到了明顯的降溫作用。

        “我們曾多次同時間對寧波三江口和機場區域分別測算,兩地的溫度差常年在1.5度。”寧波工程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的毛艷輝博士說,這就是典型的城市熱島效應,也正是建筑立體綠化要緩解的問題。

        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寧波正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其實屋頂綠化也恰是海綿理念的體現和植入,海綿城市建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包括屋頂綠化的普及,對雨水的過濾、收集和循環利用等是必不可少的裝置。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