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獻計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8-02  

        這些年來,長江流域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期,但生態環境保護相對滯后,流域缺水風險和生態污染風險居高不下。“啟動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工程”是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今年的重點督辦提案。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修復涉及11個省市,200多萬平方公里。政協委員經過“啟動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工程”的調研后表示,“對于長江上游而言,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需要‘升級’,需要進行科學修復。”

        長江流域很多省份這些年都在大面積種樹。梁偉華委員說:“樹是種多了,但這種樹是否適合這座山,能否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能否達到水土保持的效果,還有待充分論證。再好的樹如果不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只能搞搞綠化,難以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目前,長江上游地區的生態建設,已經從全面修復轉向脆弱地區和城鎮,從“擴面增量”轉向“擴面增量+提質增效”。

        李健委員說:“目前長江流域的生態修復就是對過去的失誤進行修補,進行整體治療和康復。”所以,生態修復只有講求科學性,才能減少為過去的失誤買單,而在生態環保上的失誤,可能要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去修復。

        多位政協委員都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長江生態流域管理碎片化的問題。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