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住建部公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河南省有11個鎮進入該名單,分別是汝州市蟒川鎮、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濮陽市華龍區岳村鎮、周口市商水縣鄧城鎮、鞏義市竹林鎮、長垣縣惱里鎮、安陽市林州市石板巖鎮、永城市芒山鎮、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和鄧州市穰東鎮。公示期為7月27日至8月2日。
特色小鎮究竟應該如何發展?河南省特色小鎮發展現狀如何?現在又有哪些政策作為支撐?是否值得地產商去投資?發展中應該避免哪些誤區?7月22日,在河南省房地產商會主辦的2017鄭州國際地產行業聯合采購大會分論壇——河南特色小鎮發展高峰論壇暨重點項目招商推介大會上,河南省住建廳村鎮處處長朱曉波作了主題演講,鄭報融媒記者幫你梳理演講里都有哪些“干貨”。
河南省發展特色小鎮
以建制鎮為主
“目前省住建廳已把相關的政策方案上報。”朱曉波介紹,從國家相關部委的文件來看,特色小鎮可分為兩種形態。一是以建制鎮為載體的特色小鎮。目的是通過培育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探索鄉鎮建設健康發展之路,促進鄉鎮經濟轉型升級,使鄉鎮具備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并以此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二是以非鎮非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為載體的特色小鎮。其規劃面積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一定規模,主要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具備生產、生活、生態三大要素,卻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目的在于吸引產業、人口加速集聚,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根據河南省目前的經濟現狀和發展現狀以及住建部對此項工作的要求,我省目前提出發展特色小鎮以建制鎮為主,非鎮非區模式為輔。
國家級特色小鎮要素:好環境+主導產業
2016年,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提出了到2020年全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我省溫縣趙堡鎮、禹州市神垕鎮、西峽縣太平鎮、確山縣竹溝鎮入選。
從去年入選和今年申報的鎮情況來看,要想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不僅要有好的人居環境,還應具備一定主導產業。
小鎮環境建設方面避免3個“盲目”
住建部近日下發文件,對特色小鎮建設提出要求,要避免3個“盲目”:不盲目拆老街區,不盲目蓋高樓,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就是說要尊重小鎮現有路網、空間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下功夫解決老街區功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等風貌特色缺乏問題。嚴禁盲目拉直道路,嚴禁對老街區進行大拆大建或簡單粗暴地推倒重建,避免采取將現有居民整體遷出的開發模式。要延續傳統風貌。統籌小鎮建筑布局、協調景觀風貌、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新建區域應延續老街區的肌理和文脈特征,形成有機的整體。新建建筑的風格、色彩、材質等應傳承傳統風貌,雕塑、小品等構筑物應體現優秀傳統文化,不要建設“大、洋、怪”的建筑。
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就是說要建設小尺度開放式街坊住區。延續小鎮居民原有的鄰里關系,避免照搬城市居住小區模式。營造宜人街巷空間,不要建設不便民、造價高、圖形象的寬馬路、大廣場、大公園;設計適宜的建筑高度和體量。新建住宅應為低層、多層,建筑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0米,單體建筑面寬不宜超過40米,避免建設與整體環境不協調的高層或大體量建筑。
傳承小鎮傳統文化、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是指要保護小鎮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不可移動文物,盡力修繕歷史建筑。在搞開發時不要拆除老房子、砍伐老樹以及破壞具有歷史印記的地物,保護與傳承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增加文化自信,避免盲目崇洋媚外,盡量不要亂起洋名。
建議開發商要多去鄉鎮投資實體
不管是要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還是省級特色小鎮,不僅要有好的人居環境,還應具備一定主導產業。朱曉波希望企業家除了搞房地產開發外,多去我們鄉鎮投資一些實體產業項目。
河南省有1808個鄉鎮,每個鎮都有其獨有的特色資源和歷史文化,借助這些資源和文化,再加上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相信產業項目也會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