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綠”是有目共睹的,不僅“綠”得濃墨淡彩,更是“花”得姹紫嫣紅。從空中俯瞰,這座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現代都市,有大片繁花綠植在鋼筋水泥間隨處播撒,花卉草木于樓宇街巷里熱烈綻放。這些年,深圳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新名片,大力推進花城建設,花景街道、花海山林、花漾街區、街心花園、水岸花廊、立體花境等一個都不少。按照規劃,2019年底深圳將初步塑成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花繁四季,彩繪鵬城”的花城景象,到時市民隨意出行都有花看,一年四季都有花賞。
“公園之城”實至名歸
深圳地處中國亞熱帶南緣,依山臨海,風光旖旎,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5.07%,森林覆蓋率高達40.92%,是綠色發展的典范城市,美麗的生態園林之城。境內植物物種多樣資源豐富,有野生高等植物約2400種,不乏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珍稀瀕危植物,深圳仙湖植物園已保育各類植物近9000種。
一直以來,深圳的自然風光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從2006年開始,深圳精心構建“郊野、森林公園―綜合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建設體系,確保市民居住地兩公里范圍內有園林小游園或社區公園;5公里范圍內有休閑游覽的大型城市公園;10公里范圍內有供市民回歸自然和登山鍛煉的郊野公園。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園(含郊野公園)17個、市級濕地公園8個、自然保護區4個,公園總數達921個,創全國之最。如今,深圳基本形成“植物多樣,綠量充沛,具有南亞熱帶海濱城市特色”的城市綠化格局,“公園之城”實至名歸,預計到2020年,深圳公園數將突破千座。
在打造“公園之城”的同時,深圳全面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啟動森林生態修復工程,2017年推進實施改造森林面積5500公頃,建立了華南地區最大的森林公安數據中心,并科學開展保護區規劃修編和功能調整,以保護深圳的綠水青山。
花卉主題的生態景觀林
次第開放
今年,深圳以“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為目標,努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世界著名花城”“公園之城”“國家森林城市”新名片,通過科學規劃,合理搭配,構建出一批花卉主題的生態景觀林,形成大尺度生態花海景觀。
根據《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深圳力爭3年搭建花城框架,8年產生影響,10年形成規模。按照規劃,深圳以城市山體為背景,增加開花喬木的種植比例,勾勒出梧桐山毛棉杜鵑花海、三洲田梅園花海、聚龍山四季花海等特色山體景觀;再選用宮粉紫荊、山烏桕等鄉土樹種,對全市6000公頃純桉樹林等分批改造,涂繪色彩斑斕的葉落畫卷。
每年,深圳每個區新建一條主題花卉景觀大道,規模化種植宮粉紫荊、大葉紫薇、美麗異木棉、紅花風鈴木、黃花風鈴木、鳳凰木等開花的主題樹種。在花城建設上,深圳對照加拿大布查特花園標準,將園博園建成深圳“百花園”;對照紐約中央公園標準,將中心公園—筆架山公園—福田河沿岸建設成“中央公園”;對照香港太平山標準,將大南山公園建設成國際知名城市公園等。
如今的深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公園之城,公園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提升了城市競爭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