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山東省齊河縣地熱溫泉專家評審研討會在濟南召開,21名地熱勘探開發界領導和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對《山東省齊河縣地熱資源評價報告》進行了審查。
齊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域內蘊含豐富的地熱資源。該縣位于德州市最南端,與省會濟南隔黃河相望,居于京滬經濟走廊和黃河生態走廊的交匯處、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一圈一帶”戰略規劃的緊密圈層和核心地帶。境內有4條鐵路、4條高速公路、5條國省道和8個高速出入口,20分鐘可到達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和濟南國際機場,交通密集度在全國縣市領先,是濟南半小時生活圈的重要節點城市。
近幾年來,齊河充分發揮緊鄰省會濟南的獨特區位優勢,將綠色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培育綠色新動能,累計投資460億元,實施了黃河生態旅游文化大觀園、東盟國際生態城、山東自然博物館等重大旅游項目13個,年游客接待量有望超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6億元以上。
地熱資源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兼具旅游與保健養生價值。齊河從事地熱研究和開發利用已有40多年歷史,并依托該資源建有國科溫泉度假村、天潤溫泉等旅游項目,一度深受游客青睞。如何進一步打好“地熱”這張牌,為齊河旅游業再注強勁新動能?今年6月份,縣里邀請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在充分收集境內已有資料及現場調查基礎上,研究編制了《山東省齊河縣地熱資源評價報告》,并力邀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院士曹耀峰,國土資源部副巡視員、教授級高工李繼江等11名國內權威專家對報告進行評審。
報告中,不但分析了地熱水成因、水化學及動態特征,計算了地熱資源量,并對其水質、地熱溫泉利用價值等進行了評價,而且對齊河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進行了預測,提出了齊河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保護措施和建議。此次專家評審研討會上,評審專家組就《山東省齊河縣地熱資源評價報告》進行了認真討論,并形成了評審意見。
專家們一致認為:齊河縣地熱資源面積廣,熱源面積達1193 km2,幾乎覆蓋全境;地熱資源豐富,地熱總量為53.3 1018J,節約煤炭折合標準煤18.18億噸,尾水完全回灌條件下,可滿足約2000萬平方米建筑的供暖;溫泉中微量元素含量達41種,全國少有,其中鍶、偏硅酸、偏硼酸等元素具有較高醫療價值和養生功效。
通過專家把脈,為齊河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齊河將以發展溫泉休閑養生產業作為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的重要抓手,斥資300億元建設占地5平方公里的溫泉度假小鎮,其功能定位是以現有地熱、溫泉與高爾夫資源為依托,集休閑度假、風情商業、創意產業、頤養養生、宜居居住于一體的全國一流特色小鎮。目前,設計方案已出爐。項目建成后,可安排就業1.5萬人,年吸引游客30萬人,年持續納稅額5億元,成為齊河旅游養生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濟南周邊休閑旅游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