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成都機場高速公司提供
近日出臺的“成都增綠十條”明確了成都市將加強高速公路、鐵路、國省縣道以及機場、車站、立交樞紐等區域綠化景觀打造,建設市域路網景觀生態廊道、多彩通道,完善鐵路網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打造機場、車站、立交樞紐等城市門戶綠化景觀。成都晚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外地旅客落地成都的“第一站”,素有“天府第一路”之稱的機場高速,于今年5月完成了輔道平直路段兩側45000m2綠化增量提質工程。同時,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德綿、成巴、成自瀘高速公路以及成溫邛快速路等共計540公里的公路綠化提升也已經完成。
分段加植成都特色喬木
成都機場高速公路起于成都火車南站立交橋,止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候機樓,全長11.98公里。“機場高速原有綠化景觀存在觀花賞葉植物種類少、規模不集中、成都園林景觀風貌特征不明顯等情況,此次的總體提升方案定位以突出春花秋葉、夏花秋色,并考慮四季景觀兼顧性,分段加植成都特色、規格一致、整潔的觀花小喬木。”成都機場高速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定全介紹,“在現有每兩株銀杏間補植1株銀杏,間距由原來的10米縮短至約5米,市樹貫穿全段,打造秋葉景觀;補植成都傳統花卉紫薇,兼具夏季觀花景觀,并對現有24處橫截面水溝增加設施種植紅葉石楠綠籬進行遮擋裝飾,增強分車帶的園林生態型。”
該工程4月中旬正式施工,共補栽銀杏50株、香樟5株、晚櫻60株、紫薇78株、西湖海棠269株、樹形三角梅18株。為達到整體綠化效果,打造“最美機場路”,此次栽植的喬木均是由施工人員在溫江、郫都區、都江堰,以及遠赴江蘇、湖南、山東等地逐一篩選而來。“要求樹形優美、分枝點高度一致、全冠幅規格統一。此次栽植的西府海棠就是從山東運回來的。”現場有監督人員分段全程跟蹤栽植過程,對不達標的種植土、草皮責令退場。
據了解,栽植的時令鮮花則主要選擇顏色鮮艷,花期長的一串紅、牽牛草、孔雀草、火炬花、雞冠花、鳳仙花等品種,“鮮花的花期約為兩個月,一年會更換6次,保證四季有花。”花卉喬木栽植后如何進行管護?“有兩個隊伍共20人對機場高速綠化進行管護,通過滴灌對草皮進行養護。”養護工則住在機場高速兩側附近的小區,一旦喬木等有損壞,可在最短的時間趕往現場,進行修復。
完成540公里公路綠化提升
據成都市交委統計,截至目前,市域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833公里、600公里、2.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市域快速路在植物配置上實現了喬、灌、花、草相結合,落葉常綠并重的綠化美化。完成了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德綿、成巴、成自瀘高速公路、成溫邛快速路等共計540公里的公路綠化提升。
“我市還出臺了《成都市地方公路設計技術導則》等文件,明確公路綠化景觀的建設與養護,將公路綠化納入了公路建設同步規劃設計、同步施工建設、同步交工驗收。”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大規模綠化全川成都行動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新改建公路里程9767公里,國省道綠化達到宜綠里程95%以上。下一步,成都相關部門將嚴查損壞公路綠化行為,力爭實現宜綠盡綠、不留死角,將公路打造成四季景觀分明的綠色生態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