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定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到確定"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戰略,再到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成都的城市發展戰略如剝洋蔥般層層展露、逐漸清晰。記者7月3日獲悉,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正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曾參與雄安新區規劃編制的多支規劃團隊受邀參與規劃編制。
擁有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歷多次城市發展重心轉移。今年4月舉行的成都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戰略,隨后,高水平開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被提上日程。
成都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新規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師法自然、守正出新、登高謀遠",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對城市功能、空間結構、發展模式、產業布局等進行優化調整,為城市長遠發展提供藍圖指引和路徑遵循,特別是把實施"東進"戰略作為重中之重,著眼未來50年乃至100年發展,通過產業分區、集約開發、集群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心東移,開辟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
在7月3日舉行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及"東進"戰略規劃專家咨詢會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的規劃團隊帶來之前的規劃研究成果,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驗,探索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借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經驗,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城市經濟地理,將成為成都城市總規修編的重要參考。
會議認為,成都此次城市總規修編承擔了破解延續天府之國"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與城市發展的矛盾、破解工業化水平提升與資源環境掣肘的矛盾、破解圈層發展帶來的單極無限擴張和由此產生的"大城市病"問題,以及延續成都產業發展與城市文化特質等多重任務。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布局戰略被認為是一系列"破局"的關鍵所在。"十字方針不代表發展的力度和秩序,而是方法和導向。"成都方面表示,"十字方針"的戰略意義,是要實現成都由單極發展向雙城發展邁進、由圈層發展向多中心支撐邁進、由同質化競爭向錯位發展競爭邁進。據悉,本輪城市總規修編,將從交通帶動力、資源承載力、產業承載力、質量影響力和創新創造力五大內核著手,科學確定不同區域的發展方向和策略。
備受各方關注的"東進"規劃編制是此次城市總規修編的重要組成。會上,成都宣布,聘請劉太格等20位國際知名城市規劃專家,組建成都市城市規劃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成都城市規劃尤其是"東進"戰略規劃提供戰略性、前瞻性、專業性決策咨詢?,F場,16位與會專家從生態、交通、產業、經濟、地質、水文等多個角度,分別提出規劃建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李曉江評價,"東進"的提出讓成都真正"解套",徹底打破了原有城市格局,為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提供了可能。會議透露,"東進"規劃,將瞄準開放門戶、產業新城和城市永續發展新空間的定位,科學確定區域發展目標、發展規模、空間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