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河樓街治理前 陳圣禹 攝
騎河樓街治理后 陳圣禹 攝
很多“開墻打洞”行為往往與“做小買賣”掛鉤,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擾民,更會對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響。一般性的“開墻打洞”好處理,但對于像東城區東華門街道這樣臨近故宮這種熱門景點的街道,“開墻打洞”治理起來難度不小。
景點周邊“開墻打洞”治理難
東城區東華門街道毗鄰故宮、景山,轄區內的東華門大街和騎河樓街也都位于這些著名景點周邊。也正因如此各類小餐館、旅游紀念品店一個挨一個地開在這些大街上,占道經營的行為時有發生。長期以來不少商家、業主擅自“開墻打洞”、對房屋進行加蓋,致使低端業態橫生,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
一位家住東華門大街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大街兩邊店鋪主要的目標就是參觀完故宮的游客。所以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游客比較多的時段,這些店鋪就會拼命招攬游客。游客們在街上走走停停,在這家看看,在那家瞧瞧,很容易就把路給堵死了。”
據街道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東華門大街西側的東華門是故宮的兩個游客出口之一,因此一直以來東華門大街就屬于比較繁華的商業地段。也正因如此,有不少嘗到甜頭的商戶都動起了心思,開始對店鋪進行加蓋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只有從根本上減少商鋪,減少游客停留,才能有效疏導交通,改變周邊環境。
由于東華門大街車多人多,距離故宮東門只有幾十米,拆違難度可想而知。據東華門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在拆除過程中只能通過工人和機器的配合一點點兒拆。”為了將治理工作對周邊交通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兩臺大型挖掘機幾乎不怎么移動位置,而是揮動著長臂,上下運送著工人從三層違建里拆出來的木板等材料。
截止到5月底,東華門街道對東華門大街上存在“開墻打洞”、私蓋違建等行為的47家商戶進行整治,封堵違規開設的門窗共計48個,拆除18處違法建設,共計864平方米。
如今走在東華門大街,能明顯感覺到商鋪數量大幅減少,游人在商鋪前聚集的景象更是不多見。曾經開墻打洞的位置,已經砌上了灰色的磚,和原有墻體連成一片。一些還在經營的門臉,比起之前也都更加規范。
少動“大家伙”治理更和諧
在東華門大街進行“開墻打洞”治理的同時,騎河樓街的整治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北京婦產醫院的一個院區就位于騎河樓街,因此有不少商戶都租用了街邊的平房從事餐飲、鮮花水果及婦嬰產品的銷售活動。
在此次的治理過程中,街道、城管、工商等多部門聯合對婦產醫院周邊“開墻打洞”的商戶展開了整治行動。拆除了這些店鋪私自設立的廣告牌,將掏空的圍墻進行了重新封堵,恢復街面秩序。
附近的居民看到這些“開墻打洞”的行為得到治理,紛紛拍手叫好。在采訪中有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店開在這里已經有不少年頭了,不少都是沖著邊上的婦產醫院開的。這些店在經營時往往會占據本就不寬的便道,迫使從這里經過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都走到馬路中間和機動車爭奪路權,造成危險的同時也讓周邊的交通異常擁堵。”
由于婦產醫院就在騎河樓街邊,北京市65中距離騎河樓街的直線距離也不足百米。在治理過程中街道的工作人員發現,如果按照以往的工期進行拆除和封堵工作,無疑將影響患者就診和學生上學。
當時由于中高考的日期臨近。雖然胡同治理的時間緊、任務重,但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是決定改變工作日進行治理的常規安排,而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加班加點地進行治理工作。對于一些不得不在工作日完成的工作,街道的工作人員也幾乎都是通過人工完成的,很少動用大型機械。“在治理的過程中,我們對揚塵、噪音等問題都格外關注,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將對周邊患者、學生和居民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
截止到5月底,東華門街道完成了對騎河樓大街存在“開墻打洞”、私蓋違建等行為的22家商戶的治理工作,共封堵門窗49個,拆除11處違法建設,共計552平方米。
下一步,街道將按照清代皇城的風格,對故宮周邊景觀設計進行統一規劃,使故宮東側恢復皇城范兒。從7月開始,東華門街道還將啟動對故宮周邊87條胡同街巷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