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盤點國內古鎮的開發模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11  

        古鎮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歷史氣息以及至今為止仍保留著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亦或是原住民,吸引著中外游客為之趨之若鶩。不管是傳統古鎮還是新建古鎮,令人瞠目的游客量背后,都離不開成功開發模式的支撐。

        一、麗江古城--舊瓶裝新酒模式

        1.概述

        麗江旅游業的異軍突起,被旅游界稱為"世界遺產帶動旅游發展"的"麗江模式"。麗江地震后重新修整古城,按照新游憩結構和度假體驗需求,創新打造外表符合麗江特點、內部舒適現代的一系列古村客棧形態的集觀光與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古建筑。

        2.特點

        麗江的形象在于"小資天堂",其特點是麗江為發揚傳統民族文化,將古城環境和少數民族特色與現代人的游憩方式、生活方式緊密融合在一起,極大地增加了麗江古城的文化含量。例如恢復麗江古城特有的"用水沖洗四方街"活動及"放河"習俗;把馬幫作為載體,將民族傳統文化和民間手工藝有機地聯系起來。

        二、平遙古城--整體申遺的政府主導模式

        平遙于2002年成立了首家股份制企業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平遙古城景點經營、住宿、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等項目,是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的實施主體。

        成功要素一:通過申遺提升平遙古城的文化旅游地位;

        成功要素二:通過各種節慶活動及影視劇迅速超熱景區。如平遙國際攝影節、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成功要素三:實施古城景區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遙古城由社區向景區的轉變過程;

        成功要素四:通過打包整合旅游資源,實現旅游業向農村的延伸與輻射。全縣30多萬農民從中受益;

        成功要素五: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營造良好的旅游業發展環境,加快旅游配套設施建設。

        三、彝人古鎮--平地起舊城,以地產開發為主導的旅游綜合體模式

        彝人古鎮的總面積為2000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是一個以彝文化為主,并融入宋文化、中國民居文化、建筑文化的一個彝文化大觀園、古建筑博物館。彝人古鎮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旅游區,還是一個用居住、商業地產和自由景區為核心形成古鎮文化下的旅游綜合體開發模式。

        成功要素一:重定位,主題為先,特色民俗文化主題品牌吸引;

        成功要素二:重品質,情景營造,塑造文化精品打造歷史夢境;

        成功要素三:重運營,快樂吸引,體驗型、開放式文化綜合體;

        成功要素四:重營銷,營銷創新,示范樣板社區進行實體營銷;

        成功要素五:重戰略,角色轉變,運營后形成"1+N"發展格局;

        成功要素六:重品牌,造房先造景,以經營景區的手法經營片區。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