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主題展覽于9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展覽是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頗具特色的國際展區,展示了各國遺產地傳統農耕的智慧、魅力與奧秘,有助于提升遺產地優質農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陪同下參觀了GIASH(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展區,實地觀看了GIAHS有關宣傳展示。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展用中國舞臺支持了國際糧農理念傳播和小農產品展示、借國際聲音宣傳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應對氣候變化主張。展區內容包括:圖文與視頻展、產品與模型展、傳統文化展、新媒體宣傳、現場推介活動。通過侗族大歌、江南小調、魚燈舞、剪紙、書法、葫蘆雕刻等民俗表演的方式,呈現了農業遺產地的傳統農耕文化、優質農產品以及“天人合一”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農產品展銷區,來自國內外32個遺產地逾50家企業或合作社近150多種產品進行了現場推介。
展覽現場的民俗表演
9月21日下午,屈冬玉副部長親自來到推介會現場致辭,他希望本次GIAHS主題展覽能夠為大家創造一個很好的經驗分享的機會,搭建各國間深化合作、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平臺。推介會期間,包括阿爾及利亞椰棗、伊朗坎兒井灌溉系統的農產品、意大利的葡萄酒、橄欖油、西班牙古鹽場生產的鹽制品、福州茉莉花茶、敖漢小米、宣化牛奶葡萄、紹興古香榧、從江香豬、興化龍香芋、普洱古茶、哈尼紅米、青田田魚和萬年貢米等一批來自遺產地的特色農產品走進人們的視野,深受參展觀眾好評。
青天稻魚共生系統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于2002年發起的項目。目前,共有38項農業文化遺產被評選為GIAHS,中國有11項入選,位居全球之首。這項工作極大帶動了遺產地的產品增值、休閑農業發展和理念的轉變,成為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發展綠色農業一個重要抓手;在國際上則成為中國軟實力和農業外交的靚麗名片。目前,我國GIAHS分別是: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佳縣古棗園。中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農耕文明,孕育了眾多兼具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農業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這些珍貴的農業文化遺產有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此次GIAHS主題展覽受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委托,由農業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組織舉辦,得到了FAO、日本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國內各遺產地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