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浙江紹興:城市化進程中建設保護“兩手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23  

        水鄉紹興,遍布著風格不同的古橋,構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時代印記。古橋和古橋下千年流淌的河水,使得紹興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充滿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古橋和古建筑都是前輩人智慧的結晶,是凝固的藝術,一旦毀壞失去,就無法復制。

      水鄉紹興

        十八大以來,我市(紹興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護著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著古橋和古建筑,傳承著歷史的文脈。

        近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大力推進,保護歷史文化古跡任重道遠。就今年一年時間我市就計劃拆遷城中村110個,涉及3.5萬戶、1000萬平方米。在拆遷過程中,肯定會涉及到古橋和古建筑這些豐富歷史文化沉淀的區域。如果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考慮,缺乏人文思考,難免出現差錯,甚至出現無法估量的損失。我市在城市改造過程中,一直用心地在保護城市中的每一座古橋、每一處臺門。前不久,柯橋區在張溇安置小區建設中,一座有著400年歷史的古橋在拆遷時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一大美談。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在保護著我們紹興歷史名城獨特的文化。

        今年7月,我市有關部門又聯合下發《切實加強城中村改造中水系生態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其中就提到對于具有保存價值的臺門、祠堂、古橋、亭臺樓閣、牌坊等歷史建筑,凡能保護的都要想方設法予以保護,使其留下來,傳承歷史文脈,留住鄉愁。實在無法在原地保護的,組織專家評估后再實施遷建保護。這是我省首個相關領域的規范文件。這也說明了我市對古橋、古臺門等傳統文化古跡保護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未雨綢繆,嚴格把關,守護好江南水鄉的歷史文化遺產,把更多的古橋保留下來,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其實,保護傳統文化古跡與城市改造并不矛盾。一座古橋、一處古代建筑,它可以成為“點睛之作”,能更加顯現城市的文化底蘊。紹興多橋,每一座橋都有著它獨特的價值,需要加倍珍惜。把更多的古橋保護下來,把更多的歷史保留下來,把更多的文化保存下來,在新的征程中,我們肩負著歷史的重任。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