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山是浙江的寶庫,林是浙江的財富,守護好這份豐厚的家底,就是筑牢浙江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2016年,浙江自查結果顯示,全省森林覆蓋率穩中有升,達歷史高位,提前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全省森林蓄積量年增率創歷史最大增幅。
深化森林資源管理改革、加大資源保護力度等一系列硬措施的推進,是浙江奪得“雙升”佳績的原因所在。
考核,發揮指揮棒作用
保家底,發揮行政力量是關鍵。近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森林資源保護成效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通過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倒逼地方黨政領導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重生態、保資源。
從2014年起,浙江11個地市的干部使用、轉移支付和責任追究,都與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的成效息息相關。省委、省政府將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和林地保有量3項指標,納入對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之中。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政績和仕途。
在盛行不以GDP論英雄的當下,全國各地紛紛弱化GDP考核指標,浙江則干脆大范圍取消了GDP考核。
2015年,浙江一舉取消了淳安等26個縣的GDP總量考核,把領導干部唯經濟論的工作思路轉向走生態保護之路。省政府作為主考官,對26個縣級發展進行實績考核。其中,森林覆蓋率及年度變化、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占森林面積比重、年度林木蓄積增量等指標,是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直接與省財政年度轉移支付資金銜接,有效地推動了各地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促進資源的增長。
今年,浙江省政府再出重磅舉措,出臺《關于建立健全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的若干意見》,在全省開展以獎代補年度考核,以此激發地方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其中,麗水等18個市、縣通過年度考核后,森林覆蓋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每1個百分點可獲獎勵200萬元;林木蓄積量較上年增長的,每1萬立方米獎勵50萬元。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淳安、安化兩縣,獎勵標準分別再提高100萬元和50萬元。如此一來,各地森林資源保護有了更強的資金保障。
淳安,全縣每年可獲得省財政以獎代補資金1.8億元。在高額獎勵的背后,是淳安全縣生態建設40多年不懈的堅持。40多年來,淳安森林覆蓋率從23.8%提高至75.27%,森林蓄積量位居全省第一。如今,淳安山好、水好、生態好,千島湖也因此聞名天下。
據統計,浙江省財政每年投入林業以獎代補資金巨大,僅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兩項考核補助資金就高達15億元。
而今,通過構建全省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體系,浙江實現森林資源年度出數。這不僅為各項生態考核,也為各級政府管好資源、及時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采伐,讓林農越采越富
砍自家竹子不用再辦采伐證,林木采伐年齡可自行做主,采伐限額實行統籌調劑……一項項改革舉措,賦予了浙江經營者更多的自主經營權。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開展采伐管理改革的試點省,近年來,浙江林木采伐在改革中探路,放寬了竹子采伐管理和集體商品林主伐年齡,創新了限額分配管理和采伐跡地更新造林制度,讓商品林經營活了,公益林保護壓力輕了。林木越采越多,林農越采越富。
放活,是為林農得實惠。浙江將改革方向對準市場需求——
通過放寬竹子采伐管理政策,竹子撫育采伐不再辦理采伐證,林農根據毛竹的生長規律、生產技術和市場需要,及時調整采伐計劃,既滿足了竹子大年的采伐需要,又解決了竹子小年采伐過度的問題。通過取消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企業和林農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經營方式,綜合考慮林木的生長狀況、市場行情和生產成本等多種因素,決定采伐方式和采伐數量,確保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創新,是為破解采伐管理難題。浙江采伐改革尋求機制突破——
針對采伐限額分配區域性、結構性緊缺的問題,將龍游、柯橋、寧海和景寧4縣(區)列為試點,取消集體商品林采伐限額指標分解到鄉鎮,采用憑證采伐控制全縣(區)采伐量,使限額分配更加靈活,使用更加合理,管理更加有效。針對采伐跡地更新難的問題,對4縣(區)實行采伐跡地更新造林保證金制度,對實施皆伐作業經營者收取一定保證金,以督促經營者及時且保質保量地履行更新造林義務。
在不斷深化改革的路上,今年又有新舉措。據了解,浙江采納群眾意見,正著力研究征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實行同步審批、同步調查、同步辦理等“最多跑一次”制度改革,以實現審批服務更高效、更便民。
防火,發揮航空護林優勢
G20杭州峰會的安保工作,有浙江森林防火的一份功勞。2016年9月,兩架航空消防直升機以出色的應對能力,執行飛行作業7架次,灑水450噸,成功處理3起森林火災,圓滿完成了峰會舉辦期間的安保任務。
航空消防在處置突發森林火災、重大火場偵察和快速滅火等方面,具備地面不可替代的優勢,是最先進的森林火災撲救手段。浙江山多且人口密度大,森林防火任務十分繁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森林旅游的興起,對森林消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此,浙江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投資建立了浙江省航空護林管理站。
2015年3月,浙江省航空護林管理站正式開航,浙江605.91萬公頃的森林資源擁有了一支空中護衛隊。
今年10月,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車俊在浙江省航空護林管理站建德飛行基地考察時指出,森林火災是影響浙江生態安全的重大問題,航空護林事業對建設“浙江大花園”意義重大,要積極開展航空巡護和實戰演練,隨時做好執行吊桶滅火和其他應急搶險任務的準備。
今年前9個月,浙江省分航期租用直升機6架,以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為飛行基地,全面開展巡護偵察、吊桶滅火、火情處置、空中預警等作業任務,安全飛行254架次524小時35分鐘,成功發現并應急處置551起森林火情和野外違章用火,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