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東:特色小鎮成城鎮化新引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2-27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其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要求各地區要準確理解特色小鎮內涵特質,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推動創新性供給與個性化需求有效對接,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和新型城鎮化有效載體。

        在已經公布的兩批次全國特色小鎮的名單里,廣東共有20個小鎮榜上有名。有專家點評這20個小鎮各有特色,小鎮不大,能量很大。在新型城鎮化探索中,通過特色小城鎮推動區域城鎮化,這種發展路徑的背后,體現的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新理念,追求的是產城融合、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好等多重發展目標。

        20個全國特色小鎮均有“特點”

        早在2016年7月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文,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同年10月11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共有127個小鎮入選。其中,廣東省有6鎮入選,包括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江門市開平市赤坎鎮、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中山市古鎮鎮。

        名單公布后,廣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以特色主導產業和經典產業為重點,打造“9+n”特色小鎮新形態,包括智能制造小鎮、綠能科技小鎮、海洋特色產業小鎮、互聯網+小鎮、時尚小鎮、工藝小鎮、文化創意小鎮、生命健康小鎮、旅游休閑小鎮。

        據了解,廣東已結合本地資源,確定入選6鎮的發展方向,其中赤坎、回龍、雁洋鎮均以旅游為主要發展方向;北滘、古鎮、古竹鎮在發展當地主打產業的同時,充分調動當地旅游資源,培育和發展旅游產業。

        今年7月27日,住建部發布第二批276個全國特色小鎮公示名單,此次廣東有14個鎮入列,包括有汕頭市潮陽區海門鎮、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珠海市斗門區斗門鎮、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中山市大涌鎮、茂名市電白區沙瑯鎮、湛江市廉江市安鋪鎮、肇慶市鼎湖區鳳凰鎮、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清遠市英德市連江口鎮。

        記者觀察發現,入選的小鎮均有其特別的DNA。其中,有主打歷史文化的,如沙灣鎮有著800多年歷史,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非常豐富;有主打特色產業的,如樂從鎮就被譽為“中國家具商貿之都”,不但擁有全國最大的家具市場,還擁有全國最大的鋼鐵巿場、全國數一數二的塑膠原料市場,產業形態和商貿特色非常明顯;也有主打休閑旅游的,如連江口鎮,有著兩千多年歷史,名勝古跡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可以宜農則農,宜工則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鼓勵多樣化探索、差異化發展,要有別于像傳統產業園區那樣產業龐雜、工廠密集,不要‘千鎮一面’或者盲目‘洋為中用’。”有關專家表示,除了產業特色,特色小鎮的形態也要“特”。特色小鎮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鎮,也與各類產業園區有明顯區別,是一種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有機結合的創業創新社區。此外,功能也要有“特長”。特色小鎮是以小空間實施大戰略,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重要發展平臺。

        把縣級管理權限和事項下放到鎮

        “我們將會成立特色小鎮創建指導專家委員會,加強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引導。”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并沒有止步于特色小鎮“上國榜”,而是正緊鑼密鼓地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提請省政府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組織編制《廣東省特色小城鎮創建指引》等配套文件,建立開放的評價創建體系,進一步完善廣東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工作體系。

        據介紹,廣東將優先選擇城鎮體系的重要空間節點、承接中心城功能強、輻射帶動作用明顯、有培育價值的特色小鎮,配套針對性的措施和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實現小城鎮大戰略。“堅持規劃先行、多規融合、一鎮一規編制特色小鎮專項規劃,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強干線公路與城市路網緊密銜接,提高公共交通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高起點建設特色小鎮交通基礎設施。”該負責人表示,同時還將合理配套文教、醫療、體育、商業等基本服務功能與生活活動空間,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此外,廣東還將整合多方資源參與特色小鎮建設。比如,積極推動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東省分行、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等國家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合作,協調解決項目融資問題;鼓勵和支持資本實力雄厚、開發經驗豐富、綜合招商能力強、運營成效明顯的企業,多方共同參與土地開發、招商引資和運營管理;支持探索“新鄉賢”理事會機制,鼓勵新鄉賢理事會以第三方機構身份參與農村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建設,實現管理可控、資金可控和質量可控等。

        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將推進特色小鎮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結合中央和省關于經濟發達鎮、特大鎮和中心鎮等有關政策,推動特色小鎮實施簡政放權、擴權強鎮,將縣級管理權限和事項下放到鎮,增強鎮的統籌管理能力,提升特色小鎮管理水平。補足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短板。”該負責人說,也會學習浙江等省區先進的經驗,在土地優惠、稅費返還、人才引進、項目審批、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創新扶持機制,加大特色小鎮政策扶持力度。

           據悉,廣東特色小鎮還肩負“美麗小鎮”的任務,將廣東鄉土味道、民系文化、民俗風情與新業態經濟有效融合,提升特色小鎮活力和魅力。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