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對外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表示,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任務穩步推進,正式步入了試點發展建設階段。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不光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還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于2016年在我省正式啟動,經過兩年時間的改革探索,打破了“九龍治水”生態保護管理格局,初步建立了相關法律政策體系、標準體系和規劃管理體系,初步摸清了自然資源資產本底,國家公園形象初步建立。
根據《規劃》,以2015年為基礎數據本底年,到2020年該試點高寒草原植被覆蓋度有望提高2至3個百分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提高20%,荒漠面積將得到控制。到2020年,該試點區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有望達到100%,園區牧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0500元。
李曉南表示,當前體制試點改革任務仍然艱巨,今后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將遵循創新引領、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深化改革等原則,以綠色發展方式為主體,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至2020年,國家公園體制將全面建立,法規和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體系基本形成,管理運行順暢,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到2025年,保護和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法規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趨于完善,管理運行有序高效;到2035年,保護和管理體制機制完善,行政管理范圍與生態系統相協調,實現對三大江河源頭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保護,建成現代化國家公園,成為我國國家公園的典范。